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9.如图,将边长为12cm的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得点A落在边CD上的E点,折痕为MN,若MN的长为13cm,则CE的长为7cm.

分析 根据图形折叠前后图形不发生大小变化得出∠D=∠AHM=90°,进而得出∠AMN=∠AED,再证明△NFM≌△ADE,从而求出CE的长.

解答 解:作NF⊥AD,垂足为F,连接AE,NE,
∵将正方形纸片ABCD折叠,使得点A落在边CD上的E点,折痕为MN,
∴∠D=∠AHM=90°,∠DAE=∠DAE,
∴△AHM∽△ADE,
∴∠AMN=∠AED,
又∵AD=NF,∠NFM=∠D=90°,
∴△NFM≌△ADE(AAS),
∴FM=DE,
∵在直角三角形MNF中,FN=12,MN=13,
∴根据勾股定理得:FM=5,
∴DE=5,
∴CE=DC-DE=12-5=7.
故答案是:7.

点评 此题主要考查了图形的翻折变换,根据图形折叠前后图形不发生大小变化得出三角形的全等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①,C地位于A,B两地之间,甲步行直接从C地前往B地,乙骑自行车由C地先回A地,再从A地前往B地(在A地停留时间忽略不计).已知两人同时出发且速度不变,乙的速度是甲的2.5倍,设出发xmin后甲、乙两人离C地的距离分别为y1m,y2m,图②中线段OM表示y1与x的函数图象.
(1)甲的速度为80m/min,乙的速度为200m/min;
(2)在图②中画出y2与x的函数图象;
(3)求甲乙两人相遇的时间;
(4)在上述过程中,甲乙两人相距的最远距离为960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若△ABC的三边a、b、c满足|a-15|+(b-8)2+$\sqrt{c-17}$=0,试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半圆O交BC于点D,交AC于点E.
(1)求证:△OBD≌△OED;
(2)填空:①当∠BAC=90度时,CA是⊙O的切线;
②当∠BAC=60度时,四边形OBDE是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AB是⊙O的弦,AB=6,OB=5,将线段AB向右侧平移,使之与圆相切,点B移至切点位置,则平移的距离为3$\sqrt{1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已知方程x2+(m-1)x+m-10=0的一个根是3,则m的值是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如图所示,在长方形纸片ABCD中,AB=32cm,把长方形纸片沿AC折叠,点B落在点E处,AE交DC于点F,AF=25cm,则AD的长为(  )
A.16cmB.20cmC.24cmD.28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数学老师对甲、乙两人的十次测验成绩进行统计,得出两人的平均分均为95分,方差分别是S2=30、S2=14.则成绩比较稳定的是乙.(填“甲”、“乙”中的一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1,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边CD、BC上的点,连结AE、AF、EF、BD;AF、AE交BD于P、Q,若∠EAF=45°,将△ADE绕点A顺时针方向旋转90°至△ABG位置,旋转后DQ的对应线段是BH,连结PH.
【证明与发现】
(1)求证:△AEF≌△AGF;
发现:线段EF、ED、BF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BF+DE=EF
【证明与发现】
(2)求证:PQ=PH;
发现:线段PQ、QD、PB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BP2+DQ2=PQ2
【探究并运用】
(3)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1,设DE=x,BF=y,QD=n,PB=m,则y=$\frac{1-x}{1+x}$(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m=$\frac{2{n}^{2}-1}{{n}^{2}-2}$(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frac{2{m}^{2}-1}{{m}^{2}-2}$(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
如图2,若∠EAF=45°保持不变,当E、F分别在边CD、BC上运动到EF∥BD时,则$\frac{PQ}{EF}$=$\frac{\sqrt{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