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的证明过程,指出其错误.
已知△ABC.
求证:∠A+∠B+∠C=180度.
证明:过A作DE∥BC,且使∠1=∠C
∵DE∥BC(画图)
∴∠2=∠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C(画图)
∴∠B+∠C+∠3=∠2+∠1+∠3=180°
即∠BAC+∠B+∠C=180°.

解:错误:过A作DE∥BC,且使∠1=∠C,应改为:过A作DE∥BC.∵∠1=∠C(画图),应改为∴∠1=∠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证明:过A作DE∥BC,
∵DE∥BC(画图),
∴∠2=∠B,∠1=∠C(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B+∠C+∠3=∠2+∠1+∠3=180°,
即∠BAC+∠B+∠C=180°.
分析:注意作辅助线的方法,不能同时让它满足两个条件.只能作平行线后,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到角相等.
点评:注意掌握作辅助线的叙述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8、阅读下面的证明过程,指出其错误.
已知△ABC.
求证:∠A+∠B+∠C=180度.
证明:过A作DE∥BC,且使∠1=∠C
∵DE∥BC(画图)
∴∠2=∠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C(画图)
∴∠B+∠C+∠3=∠2+∠1+∠3=180°
即∠BAC+∠B+∠C=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惠山区一模)阅读与证明:
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CD、BC上的点,且∠EAF=45°,

求证:BF+DE=EF.
分析:证明一条线段等于另两条线段的和,常用“截长法”或“补短法”,将线段BF、DE放在同一直线上,构造出一条与BF+DE相等的线段.如图1延长ED至点F′,使DF′=BF,连接A F′,易证△ABF≌△ADF′,进一步证明△AEF≌△AEF′,即可得结论.
(1)请你将下面的证明过程补充完整.
证明:延长ED至F′,使DF′=BF,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AD,∠ABF=∠ADF′=90°,
∴△ABF≌△ADF’(SAS)
应用与拓展:如图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使顶点A与坐标原点O重合,边OB、OD分别在x轴、y轴的正半轴上.
(2)设正方形边长OB为30,当E为CD中点时,试问F为BC的几等分点?并求此时F点的坐标;
(3)设正方形边长OB为30,当EF最短时,直接写出直线EF的解析式:
y=-x+30
2
y=-x+30
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数学教研室 题型:044

阅读下面的证明过程,指出其错误. 

已知△ABC 

求证:A+B+C=180° 

证明:过ADEBC,且使1=C 

DEBC(画图) 

2=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C(画图) 

B+C+3=2+1+3=180° 

BAC+B+C=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同步题 题型:解答题

阅读下面的证明过程,指出其错误.
已知△ABC.
求证:∠A+∠B+∠C=180度.
证明:过A作DE∥BC,且使∠1=∠C
∵DE∥BC(画图)
∴∠2=∠B(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1=∠C(画图)
∴∠B+∠C+∠3=∠2+∠1+∠3=180°
即∠BAC+∠B+∠C=180°.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