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1)所示,E为矩形ABCD的边AD上一点,动点P、Q同时从点B出发,点P以1cm/秒的速度沿折线BE—ED—DC运动到点C时停止,点Q以2cm/秒的速度沿BC运动到点C时停止.设P、Q同时出发t秒时,△BPQ的面积为ycm2.已知y与t的函数关系图象如图(2)(其中曲线OG为抛物线的一部分,其余各部分均为线段),则下列结论:
①当0<t≤5时,y=t2;②当t=6秒时,△ABE≌△PQB;③cos∠CBE=;
④当t=秒时,△ABE∽△QBP;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② | B.①③④ | C.③④ | D.①②④ |
D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图(2)可以判断三角形的面积变化分为四段,①当点P在BE上运动,点Q到达点C时;②当点P到达点E时,点Q静止于点C,从而得到BC、BE的长度;③点P到达点D时,点Q静止于点C;④当点P在线段CD上,点Q仍然静止于点C时.
根据图(2)可得,当点P到达点E时点Q到达点C,
∵点P、Q的运动的速度分别是1cm/秒、2cm/秒
∴BC=BE=10,
∴AD=BC=10.
又∵从M到N的变化是4,
∴ED=4,
∴AE=AD-ED=10-4=6.
∵AD∥BC,
∴∠1=∠2,
故③错误;
如图1,过点P作PF⊥BC于点F,
∵AD∥BC,
∴∠1=∠2,
如图3,当t=6秒时,点P在BE上,点Q静止于点C处.
∴△ABE≌△PQB(SAS).
故②正确;
又∵∠A=∠Q=90°,
∴△ABE∽△QBP,故④正确.
综上所述,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
故选D.
考点: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
点评:此类问题是初中数学的重点和难点,在中考中极为常见,一般以压轴题形式出现,难度较大.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海淀区二模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0年西藏中考数学模拟试卷(一)(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9年北京市海淀区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北京模拟题 题型:填空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