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9.甲、乙两车在连通A、B、C三地的公路上行驶,B地在A地、C地之间,甲车从A地出发匀速向C地行驶,同时乙车从C地出发匀速向B地行驶,到达B地并在B地停留1小时后,按原路原速返回到C地.在两车行驶的过程中,甲、乙两车距B地的路程y(千米)与行驶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图象如图所示.下列说法:
①图中a=6;②A、B两地相距400千米;
③甲车出发6.5小时与乙车相遇;
④甲车出发$\frac{17}{3}$小时和7小时时,两车距离B地距离相等;
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1个B.2个C.3个D.4个

分析 根据图象得出AB=400km解答,判断②错误;根据甲的总路程和时间得出甲的速度,进而得出a的值,判断①正确;联立甲车从A地到B地的函数解析式是y1=k1x+b1和乙车从B地返回到C地的函数解析式y=kx+b,即可判断③错误;由设甲车从A地到B地的函数解析式是y1=k1x+b1,和甲车从B地到C地的函数解析式是y2=k2x+b2,由已知求出解析式判断④正确.

解答 解:
根据图象得出AB=600-200=400km解答,故②错误;
甲的速度=$\frac{600+200}{8}$=100km/h,$\frac{200}{100}$=2h,所以a=8-2=6,故①正确;
设甲车从A地到B地的函数解析式是y1=k1x+b1
∵图象经过(0,600),(6,0)两点,
∴$\left\{\begin{array}{l}{600={b}_{1}}\\{0=6{k}_{1}+{b}_{1}}\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k}_{1}=-100}\\{{b}_{1}=600}\end{array}\right.$,
∴y1=-100x+600,
设甲车从B地到C地的函数解析式是y2=k2x+b2
∵图象经过(8,200),(6,0)两点,
∴$\left\{\begin{array}{l}{0=6{k}_{2}+{b}_{2}}\\{200=8{k}_{2}+{b}_{2}}\end{array}\right.$,
解得:$\left\{\begin{array}{l}{{k}_{2}=100}\\{{b}_{2}=-600}\end{array}\right.$,
∴y2=100x-600,
设乙车从B地返回到C地的函数解析式是y=kx+b,
∵乙的速度为(200+200)÷(9-1)=50km/h,
∴乙到B地的时间是200÷50=4(小时),
4+1=5,
即点M(5,0),如图,

∵图象经过M(5,0),(9,200)两点.
∴5k+b=0,9k+b=200
解得:$\left\{\begin{array}{l}{k=50}\\{b=-250}\end{array}\right.$,
∴y=50x-250,
两车距离B地距离相等,可得:
$\left\{\begin{array}{l}{y=50x-250}\\{{y}_{1}=-100x+600}\end{array}\right.$
解得:x=$\frac{17}{3}$h或x=7h,故④正确.
甲车从A地到B地的函数解析式是y1=-100x+600,乙车从B地返回到C地的函数解析式是y=50x-250,
∴甲车出发乙车相遇时:-100x+600=50x-250,
解得:x=$\frac{17}{3}$,故③错误,
故选C.

点评 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的应用,观察函数图象结合数量关系,列式计算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32=36B.-0.5÷$\frac{1}{4}$=2C.-3÷$\frac{1}{4}$×4=-3D.(-$\frac{3}{4}$)×(-8)=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0.如图,将一个直角三角形按①②③④的顺序依次进行变换,观察图形的变换规律,确定④对应的图形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如图,某河堤迎水坡AB的坡比i=1:$\sqrt{3}$,堤高BC=5m,则坡面AB的长是(  )
A.5 mB.10mC.15 mD.5 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4.我市4月份某天的最高气温是15℃,最低气温是-2℃,那么这天的温差(最高气温减最低气温)是(  )
A.-13℃B.13℃C.-17℃D.1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从甲地到乙地,先是一段上坡路,然后是一段平路,小明骑车从甲地出发,到达乙地后休息一段时间,然后原路返回甲地.假设小明骑车在上坡、平路、下坡时分别保持匀速前进,已知小明骑车上坡的速度比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少5km,下坡的速度比在平路上的速度每小时多5km,设小明出发xh后,到达离乙地ykm的地方,图中的折线ABCDEF表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1)小明骑车在平路上的速度为15km/h,小明下坡的速度为20km/h
(2)小明在乙地休息了0.1h.
(3)线段AB函数关系式y=-10x+6.5(0≤x≤0.2),EF所对应的函数关系式y=20x-13.5(0.9≤x≤1)
(4)从甲地到乙地经过丙地,如果小明两次经过丙地的时间间隔为0.85h,丙地与甲地之间的路程为1千米.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1.一个小组共有x人,端午节互送荷包,若全组共送72个,下面所列方程正确的是(  )
A.x2=72B.x(x-1)=72C.(x-1)2=72D.$\frac{x(x-1)}{2}$=7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8.如图,在△ABC中,∠DAC=77°,∠B=58°,则∠ACB=(  )
A.21°B.19°C.135°D.以上答案都不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x=-1是方程4x+3=0的解B.m=-1是方程9m+4m=13的解
C.x=1是方程3x-2=3的解D.x=0是方程0.5(x+3)=1.5的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