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为了解学生参加社团的情况,从2010年起,某市教育部门每年都从全市所有学生中随机抽取2000名学生进行调查,图①、图②是部分调查数据的统计图(参加社团的学生每人只能报一项)根据统计图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
问题:
(1)求图②中“科技类”所在扇形的圆心角α的度数
(2)该市2012年抽取的学生中,参加体育类与理财类社团的学生共有多少人?
(3)该市2014年共有50000名学生,请你估计该市2014年参加社团的学生人数.
【答案】(1) 72°;(2) 200人,(3) 28750人.
【解析】试题分析:(1)用1减去其余四个部分所占百分比得到“科技类”所占百分比,再乘以360°即可;
(2)由折线统计图得出该市2012年抽取的学生一共有300+200=500人,再乘以体育类与理财类所占百分比的和即可;
(3)先求出该市2014年参加社团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再乘以该市2014年学生总数即可.
试题解析:(1)“科技类”所占百分比是:1﹣30%﹣10%﹣15%﹣25%=20%,
α=360°×20%=72°;
(2)该市2012年抽取的学生一共有300+200=500人,
参加体育类与理财类社团的学生共有500×(30%+10%)=200人;
(3)50000×=28750.
即估计该市2014年参加社团的学生有28750人.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平面直角坐标系中,A(-2,1),B(-3,4),C(-1,3),过点(l,0)作x轴的垂线.
(1)作出△ABC关于直线的轴对称图形△;
(2)直接写出A1(___,___),B1(___,___),C1(___,___);
(3)在△ABC内有一点P(m,n),则点P关于直线的对称点P1的坐标为(___,___)(结果用含m,n的式子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经过三边都不相等的三角形的一个顶点的线段把三角形分成两个小三角形,如果其中一个是等腰三角形,另外一个三角形和原三角形相似,那么把这条线段定义为原三角形的“和谐分割线”.如图,线段CD是△ABC的“和谐分割线”,△ACD为等腰三角形 △CBD和△ABC相似,∠A =46°,则 ∠ACB的度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公司有A、B两种型号的客车共20辆,它们的载客量、每天的租金如表所示.已知在20辆客车都坐满的情况下,共载客720人.
A型号客车 | B型号客车 | |
载客量(人/辆) | 45 | 30 |
租金(元/辆) | 600 | 450 |
(1)求A、B两种型号的客车各有多少辆?
(2)某中学计划租用A、B两种型号的客车共8辆,同时送七年级师生到沙家浜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已知该中学租车的总费用不超过4600元.
①求最多能租用多少辆A型号客车?
②若七年级的师生共有305人,请写出所有可能的租车方案,并确定最省钱的租车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是常见的数学问题,中国古代数学专著《九章算术》中便记载了求两个正整数最大公约数的一种方法﹣﹣更相减损术,术曰:“可半者半之,不可半者,副置分母、子之数,以少成多,更相减损,求其等也.以等数约之”,意思是说,要求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先用较大的数减去较小的数,得到差,然后用减数与差中的较大数减去较小数,以此类推,当减数与差相等时,此时的差(或减数)即为这两个正整数的最大公约数.
例如:求91与56的最大公约数
解:
请用以上方法解决下列问题:
(1)求108与45的最大公约数;
(2)求三个数78、104、143的最大公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凡与小光从学校出发到距学校5千米的图书馆看书,途中小凡从路边超市买了一些学习用品,如图反应了他们俩人离开学校的路程(千米)与时间(分钟)的关系,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回答问题:
(1)和中,__________描述小凡的运过程.
(2)___________谁先出发,先出发了___________分钟.
(3)___________先到达图书馆,先到了____________分钟.
(4)当_________分钟时,小凡与小光在去学校的路上相遇.
(5)小凡与小光从学校到图书馆的平均速度各是多少千米/小时?(不包括中间停留的时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请先阅读下列文字与例题,再回答后面的问题:
当因式分解中,无法直接运用提取公因式和乘法公式时,我们往往可以尝试一个多项式分组后,再运用提取公因式或乘法公式继续分解的方法是分组分解法.
例如:
(1)
=
=
=
(2)
=
=
=
(1)根据上面的知识,我们可以将下列多项式进行因式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解下列因式:
①;
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背景知识)研究平面直角坐标系,我们可以发现一条重要的规律:若平面直角坐标系上有两个不同的点、,则线段AB的中点坐标可以表示为
(简单应用)如图1,直线AB与y轴交于点,与x轴交于点,过原点O的直线L将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请求出直线L的解析式;
(探究升级)小明发现“若四边形一条对角线平分四边形的面积,则这条对角线必经过另一条对角线的中点”
如图2,在四边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试说明;
(综合运用)如图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若OC恰好平分四边形OACB的面积,求点C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