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计算:
(1)9
1
45
÷
3
2
3
5
×
1
2
2
2
3

(2)(
6
-
1
3
3
2
-
1
2
24
)×(-2
6
).
考点: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
专题:
分析:(1)先将二次根式化为最简,然后再由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则运算即可;
(2)利用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
解答:解:(1)原式=
3
5
5
÷
3
15
10
×
2
6
3

=
2
3
2


(2)原式=
6
×(-2
6
)-
1
3
3
2
×(-2
6
)-
1
2
24
×(-2
6

=-12+2+12
=2.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在进行此类运算时,一般先把二次根式化为最简二次根式的形式后再运算.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3-b)2
=b-3
,则(  )
A、b>3B、b<3
C、b≥3D、b≤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关于x,y的方程组
y+2x=m
x+2y=5m
的解满足x+y=6,则m的值为(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有两张全等的矩形纸片.将两张纸片叠合成如图,请判断四边形A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问题再现:
数形结合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借助这种方法可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直观起来并且具有可操作性,从而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解题.初中数学里的一些代数公式,很多都可以通过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进行直观推导和解释.例如: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推证完全平方公式.
将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边长增加b,形成两个矩形和两个正方形,如图1:
这个图形的面积可以表示成:
(a+b)2或 a2+2ab+b2
∴(a+b)2 =a2+2ab+b2
这就验证了两数和的完全平方公式.
(1)尝试解决:
请你类比上述方法,利用图形的几何意义推证平方差公式.
(要求自己构图并写出推证过程)

问题提出:如何利用图形几何意义的方法推证:13+23=32
如图2,
A表示1个1×1的正方形,即:1×1×1=13
B表示1个2×2的正方形,C与D恰好可以拼成1个2×2的正方形,
因此:B、C、D就可以表示2个2×2的正方形,即:2×2×2=23
而A、B、C、D恰好可以拼成一个(1+2)×(1+2)的大正方形.
由此可得:13+23=(1+2)2=32
(2)尝试解决:
请你类比上述推导过程,利用图形几何意义方法推证:13+23+33=
 
.(要求自己构造图形并写出推证过程).
(3)问题拓广:
请用上面的表示几何图形面积的方法探究:13+23+33+…+n3=
 
.(要求直接写出结论,不必写出解题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观察发现】
如图1,F,E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DA上两个动点(不与C、D、A重合),满足DF=AE.直线BE、AF相交于点G,猜想线段BE与AF 的数量关系,以及直线BE与直线AF 的位置关系.(只要求写出结论,不必说出理由)
【类比探究】
如图2,F,E分别是正方形ABCD的边CD、DA延长线上的两个动点(不与D、A重合),其他条件与【观察发现】中的条件相同,【观察发现】中的结论是否还成立?请根据图2加以说明.
【深入探究】
若在上述的图1与图2中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4,随着动点F、E的移动,线段DG的长也随之变化.在变化过程中,线段DG的长是否存在最大值或最小值,若存在,求出这个最大值或最小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要求:分别就图1、图2直接写出结论,再选择其中一个图形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完成下面的证明:
(1)如图1,点D,E,F分别是三角形ABC的边BC,CA,AB上的点,DE∥BA,DF∥CA.求证:∠FDE=∠A.
证明:∵DE∥BA,
∴∠FDE=
 
 
),
∵DF∥CA,
∴∠A=
 
 (
 
),
∴∠FDE=∠A;
(2)如图2,AB和CD相交于点O,∠C=∠COA,∠D=∠BOD,求证:AC∥BD;
证明:∵∠C=∠COA,∠D=∠BOD,
∵∠COA=∠BOD(
 
),
∴∠C=
 

∴AC∥B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十一国庆节期间,吴家山某眼镜店开展优惠学生配镜的活动,某款式眼镜的广告如图,请你为广告牌补上原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ABC的三边分别为k2-1,2k,k2+1(k>1),求证:△ABC是直角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