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如图,MN⊥AB,垂足为M点,MN交CD于N,过M点作MG⊥CD,垂足为G,EF过点N点,且EF∥AB,交MG于H点,其中线段GM的长度是
点M
直线CD
的距离,线段MN的长度是
点M
直线EF
的距离,又是
平行线AB、EF间
的距离,点N到直线MG的距离是
线段GN的长度
分析:点到直线的距离是指直线外一点到这条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度,根据这一定义结合图形进行填空即可.
解答:解:线段GM的长度是点M到直线CD的距离;
线段MN的长度是点M到直线EF的距离,又是平行线AB、EF间的距离;
点N到直线MG的距离是线段GN的长度.
点评:正确理解点到直线的距离的定义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2、如图1,已知矩形ABED,点C是边DE的中点,且AB=2AD.
(1)判断△A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保持图1中△ABC固定不变,绕点C旋转DE所在的直线MN到图2中(当垂线段AD、BE在直线MN的同侧),试探究线段AD、BE、DE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给予证明;
(3)保持图2中△ABC固定不变,继续绕点C旋转DE所在的直线MN到图3中的位置(当垂线段AD、BE在直线MN的异侧).试探究线段AD、BE、DE长度之间有什么关系?并给予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9、先阅读理解两条正确结论,并用这两条结论完成应用与探究.阅读:
正确结论1.在图甲△ABC中,如果D是AB的中点,DE∥BC交AC于点E,那么E也是AC的中点,及DE是中位线.
正确结论2.在图乙梯形ABCD中,如果E为腰AB的中点且EF∥AD∥BC.那么F也是CD的中点,及EF是中位线.
应用:如图丙,已知,MN是平行四边形ABCD外的一条直线,AA′、BB′、CC′、DD′都垂直于MN,A′、B′、C′、D′为垂足.求证:AA′+CC′=BB′+DD′.
探究:如图丁,若直线MN向上移动,使点C在直线一侧,A、B、D三点在直线另一侧,则垂线段AA′、BB′、CC′、DD′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先对结论进行猜想,然后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在直径为50cm的圆中,弦AB为40cm,弦CD为48cm,且AB∥CD,求AB与CD之间距离.
解:如图所示,过O作OM⊥AB,
∵AB∥CD,∴ON⊥CD.
在Rt△BMO中,BO=25cm.
由垂径定理得BM=
1
2
AB=
1
2
×40=20cm,
∴OM=
OB2-BM2
=
252-202
=15cm.
同理可求ON=
OC2-CN2
=
252-242
=7cm,
所以MN=OM-ON=15-7=8cm.
以上解答有无漏解,漏了什么解,请补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3•乐山)阅读下列材料:
如图1,在梯形ABCD中,AD∥BC,点M,N分别在边AB,DC上,且MN∥AD,记AD=a,BC=b.若
AM
MB
=
m
n
,则有结论:MN=
bm+an
m+n

请根据以上结论,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2,图3,BE,CF是△ABC的两条角平分线,过EF上一点P分别作△ABC三边的垂线段PP1,PP2,PP3,交BC于点P1,交AB于点P2,交AC于点P3
(1)若点P为线段EF的中点.求证:PP1=PP2+PP3
(2)若点P为线段EF上的任意位置时,试探究PP1,PP2,PP3的数量关系,并给出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点M、N分别在直线AB、CD上,用三角板画图.
(1)过M点画CD的垂线交CD于E点,过E画直线MN的垂线段,垂足为F;
(2)M点到CD的距离是线段
ME
ME
的长;
(3)比较线段ME,EF,MN大小:
EF<ME<MN
EF<ME<MN
(用<连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