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小敏同学想测量一棵大树的高度.她站在B处仰望树顶,测得仰角为30°,再往大树的方向前进4m,测得仰角为60°,已知小敏同学身高(AB)为1.6m,则这棵树的高度为( )(结果精确到0.1m, ≈1.73).
A.3.5m
B.3.6m
C.4.3m
D.5.1m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D中,点E,F分别在边DC,AB上,DE=BF,把平行四边形沿直线EF折叠,使得点B,C分别落在B′,C′处,线段EC′与线段AF交于点G,连接DG,B′G.
求证:
(1)∠1=∠2;
(2)DG=B′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方格纸中的每个小方格都是边长为1个单位的正方形,在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后,△ABC的顶点均在格点上,点C的坐标为(5,1). ①画出△ABC关于y轴对称的△A1B1C1 , 并写出点C1的坐标;
②连结BC1 , 在坐标平面的格点上确定一个点P,使△B C1P是以B C1为底的等腰直角三角形,画出△B C1P,并写出所有P点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一部记录片播放了关于地震的资料及一个有关地震预测的讨论,一位专家指出:“在未来20年,A城市发生地震的机会是三分之二”
对这位专家的陈述下面有四个推断:
①×20≈13.3,所以今后的13年至14年间,A城市会发生一次地震;
②大于50%,所以未来20年,A城市一定发生地震;
③在未来20年,A城市发生地震的可能性大于不发生地震的可能性;
④不能确定在未来20年,A城市是否会发生地震;
其中合理的是( )
A. ①③ B. ②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阅读下面材料:
在数学课上,老师提出如下问题:
如图1,P,Q是直线l同侧两点,请你在直线l上确定一个点R,使△PQR的周长最小.
小阳的解决方法如下:
如图2,
(1)作点Q关于直线l的对称点Q;
(2)连接PQ′交直线l于点R;
(3)连接RQ,PQ.
所以点R就是使△PQR周长最小的点.
老师说:“小阳的作法正确.”
请回答:小阳的作图依据是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刚根据学习“数与式”的经验,想通过由“特殊到一般”的方法探究下面二次根式的运算规律.
以下是小刚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具体运算,发现规律.
特例1:;特例2:;特例3:;特例4: (举一个符合上述运算特征的例子)
(2)观察、归纳,得出猜想.
如果n为正整数,用含n的式子表示这个运算规律; .
(3)证明猜想,确认猜想的正确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今年“五一”节,小明外出爬山,他从山脚爬到山顶的过程中,中途休息了一段时间.设他从山脚出发后所用的时间为t(分钟),所走的路程为s(米),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小明中途休息用了20分钟
B.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为每分钟70米
C.小明在上述过程中所走的路程为6600米
D.小明休息前爬山的平均速度大于休息后爬山的平均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骑摩托车从A地去B地,乙开汽车从B地去A地,同时出发,匀速行驶,各自到达终点后停止,设甲、乙两人间距离为s(单位:千米),甲行驶的时间为t(单位:小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所示,有下列结论: ①出发1小时时,甲、乙在途中相遇;
②出发1.5小时时,乙比甲多行驶了60千米;
③出发3小时时,甲、乙同时到达终点;
④甲的速度是乙速度的一半.
其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A.4
B.3
C.2
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了解学生零花钱的使用情况,校团委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学生每人一周的零花钱数额,并绘制了如图甲、乙所示的两个统计图(部分未完成).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校团委随机调查了多少学生?请你补全条形统计图;
(2)表示“50元”的扇形的圆心角是多少度?被调查的学生每人一周零花钱数的中位数是多少元?
(3)四川雅安地震后,全校1000名学生每人自发地捐出一周零花钱的一半,以支援灾区建设.请估算全校学生共捐款多少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