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实数中,其中无理数出现的频数是______________.

【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无理数有: 和π,因此其出现的频数为2. 故答案为: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新疆阿克苏十二中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如图,在△ABC中,∠A=80°,∠B=40°,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DE∥BC,则∠AED的度数为(  )

A. 40° B. 60° C. 80° D. 120°

B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平行线的性质.解题时,要挖掘出隐含在题干中的已知条件:三角形的内角和是180°.根据两直线平行(DE∥BC),同位角相等(∠ADE=∠B)可以求得△ADE的内角∠ADE=40°;然后在△ADE中利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得∠AED的度数.∵DE∥BC(已知),∠B=40°(已知),∴∠ADE=∠B=4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辽宁省鞍山市铁西区2017-2018学年七年级(上)期中数学试卷 题型:填空题

列式表示:x的一半与y的2倍的差为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试题分析:被减数为:x的一半;减数为:y的2倍;求差即可. 【解析】 x的一半为:x,y的2倍为2y.它们的差为:x﹣2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题型:解答题

如图,△ABC中,AC=BC=10 cm,AB=12 cm,点D是AB的中点,连结CD,动点P从点A出发,沿A→C→B的路径运动,到达点B时运动停止,速度为每秒2 cm,设运动时间为秒.

(1)求CD的长;

(2)当为何值时,△ADP是直角三角形?

(3)直接写出:当为何值时,△ADP是等腰三角形?

(1)8;(2)1.8;(3)1.8或5;(3)当或或或时,△ADP是等腰三角形. 【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题意,运用等腰三角形的性质,求得AD的长,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得CD的长即可; (2)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当DP⊥AC时,△ADP是直角三角形,当PD⊥AD时,△ADP是直角三角形,分别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求解即可; (3)分三种情况进行讨论:当PA=PD时,当AP=AD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题型:解答题

计算:

-1. 【解析】试题分析:根据乘方的意义、算术平方根、立方根计算即可. 试题解析:【解析】 原式=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教学质量检测数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 )

A.50° B.65° C.80° D.50°或65°

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及三角形内角和定理进行解答即可. 【解析】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50°, ∴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65°. 故选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题型:解答题

已知抛物线的图象与轴有两个公共点.

(1)求的取值范围,写出当取其范围内最大整数时抛物线的解析式;

(2)将(1)中所求得的抛物线记为

①求的顶点的坐标;

②若当时, 的取值范围是,求的值;

(3)将平移得到抛物线,使的顶点落在以原点为圆心半径为的圆上,求点两点间的距离最大时的解析式,怎样平移可以得到所求抛物线?

(1);(2) ①,②1;(3)的解析式为.将抛物线记为向左平移,再向上平移即可得到抛物线. 【解析】试题分析:(1)函数图形与x轴有两个公共点,则该函数为二次函数且△>0,故此可得到关于m的不等式组,从而可求得m的取值范围; (2)①把(1)中求得的函数解析式改为顶点式,即可得出顶点P的坐标; ②先求得抛物线的对称轴,当1≤x≤n时,函数图象位于对称轴的右侧,y随x的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广东省广州市番禺区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 题型:单选题

已知二次函数的图象与轴的一个交点为(1,0),则它与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 )

A. (1,0) B. (2,0) C. (-2,0) D. (-1,0)

C 【解析】试题分析:把x=1,y=0代入y=x2+bx-2得: 0=1+b-2, ∴b=1, ∴对称轴为x==, ∴x==, ∴x2=-2, 它与x轴的另一个交点坐标是(-2,0). 故选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甘肃省武威市2017-2018学年八年级(上)期中数学模拟试卷 题型:填空题

如图:已知∠ABC=∠DEF,AB=DE,要说明△ABC≌△DEF若“SAS”为依据,还要添加的条件为_____.

BC=EF或BE=CF 【解析】如图,若要以“SAS”为依据,证明△ABC≌△DEF, ∵∠ABC=∠DEF,AB=DE, ∴只需对应角∠ABC和∠DEF的另一边相等即可, ∴BC=EF或BE=CF, 故答案为:BC=EF或BE=CF.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