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0.阅读下列文字,解答下列问题:
某一粮店在两个不同时段的粮价不同,假设x,y分别表示两个时段粮食的单价(单位:元/千克).
(1)孔明分别在两个时段各购买粮食100千克,若用Q1表示孔明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试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Q1
(2)张飞分别在两个时段各花100元购买粮食,若用Q2表示张飞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试用含x,y的代数式表示Q2
(3)一般地,“要比较a与b的大小,可先求出a与b的差,再看这个差是正数、负数还是零.”由此可见,要判断两个代数式值的大小,只要考虑它们的差就可以了.现规定:谁两次购粮的平均单价低,谁的购粮方式就更合算.请你判断孔明、张飞两人的购粮方式哪一个更合算些?并说明理由.

分析 (1)根据平均单价=$\frac{两次购买粮食的总金额}{两次购买粮食的重量和}$,代入可得结论;
(2)先计算张飞两次购买的粮食重量,再代入平均单价=$\frac{两次购买粮食的总金额}{两次购买粮食的重量和}$,计算即可;
(3)利用差比较大小,小的合算.

解答 解:(1)孔明第一次购买粮食付款100x元,第二次购买粮食付款100y元,两次共付款(100x+100y)元.

∵平均单价=$\frac{两次购买粮食的总金额}{两次购买粮食的重量和}$,

∴Q1=$\frac{100x+100y}{100+100}$=$\frac{x+y}{2}$;

(2)张飞第一次购买粮食$\frac{100}{x}$千克,第二次购买粮食$\frac{100}{y}$千克,故两次共购买粮食$(\frac{100}{x}+\frac{100}{y})$千克,
∵平均单价=$\frac{两次购买粮食的总金额}{两次购买粮食的重量和}$,

∴Q2=$\frac{100+100}{\frac{100}{X}+\frac{100}{Y}}$=$\frac{2xy}{x+y}$;
(3)要判断谁更合算,就是判断Q1、Q2的大小,小的更合算些,
∵Q1-Q2=$\frac{x+y}{2}$-$\frac{2xy}{x+y}$=$\frac{(x-y)^{2}}{2(x+y)}$,且x≠y,
∴(x-y)2>0而2(x+y)>0,
∴Q1-Q2>0,
故Q1>Q2
∴张飞的购粮方式更合算.

点评 本题考查了分式的混合运用和实际应用问题,明确平均单价=$\frac{两次购买粮食的总金额}{两次购买粮食的重量和}$是本题的关键,同时要注意分式大小的比较,方法较多,本题利用了作差比较大小,另外还可以作商、平方法等比较大小.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7届江苏省无锡市九年级3月月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已知圆锥的底面直径和母线长都是10cm,则圆锥的侧面积为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观察下列各等式:
2-$\frac{2}{3}$=$2×\frac{2}{3}$,
(-1.2)-6=(-1.2)×6,
(-$\frac{1}{2}$)-(-1)=(-$\frac{1}{2}$)×(-1),

根据上面这些等式反映的规律,解答下列问题:
(1)上面等式反映的规律用文字语言可描述如下:存在两个实数,使得这两个实数的差等于它们的积;
(2)请你写一个实数,使它具有上述等式的特征:-$\frac{3}{2}$-3=-$\frac{3}{2}$×3;
(3)请你再写两个实数,使它们具有上述等式的特征:1-$\frac{1}{2}$=1×$\frac{1}{2}$;
(4)符合上述特征的所有等式中,是否存在两个实数都是整数的情况?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等式;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当x=3或-1 时,代数式3x2-6x的值等于9.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给出一种运算:对于函数y=xn,规定y'=nxn-1.例如:若函数y=x4,则有y'=4x3.已知函数y=x3,则方程y'=12的解是x1=2,x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如图,E是矩形ABCD的边CB的中点,AF⊥DE于点F,AB=3,AD=4.求点A到直线DE的距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2.小明家想要在自己家的阳台上铺地砖,经测量后设计了如图的图纸,黑色区域为宽度相等的一条“7”形的健身用鹅卵石小路,空白部分为地砖铺设区域.要使铺地砖的面积为14平方米,那么小路的宽度应为0.5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已知两半径不等的⊙O1与⊙O2相交于点M和N.且⊙O1、⊙O2分别与⊙O内切于S、T,求证:当ST+NT=ST时,OM⊥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问题】
在△ABC中,AC=BC,∠ACB=90°,点E在直线BC上(B,C除外),分别经过点E和点B做AE和AB的垂线,两条垂线交于点F,研究AE和EF的数量关系.
【探究发现】
某数学兴趣小组在探究AE,EF的关系时,运用“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他们发现当点E是BC的中点时,只需要取AC边的中点G(如图1),通过推理证明就可以得到AE和EF的数量关系,请你按照这种思路直接写出AE和EF的数量关系;

【数学思考】
那么当点E是直线BC上(B,C除外)(其它条件不变),上面得到的结论是否仍然成立呢?请你从“点E在线段BC上”;“点E在线段BC的延长线”;“点E在线段BC的反向延长线上”三种情况中,任选一种情况,在图2中画出图形,并证明你的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