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4,设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2MAB边上的中点,P是边BC边上任意一点,PA+PM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记做为st,则s2-t2为多少?

 

答案:
解析:

DBCA关于BC对称的DBCD,在BD边上取中点M¢,连AM¢BC于点P,则点P到点M与到点A的距离和为最短,连结CM¢

    ÐACM¢=90°CM¢=AC=2

    t=

    PBC上一点,则PA£ACPM£CM

    PA+PM£AC+CM,∴ 当点P在点C时,

    s=AC+CM=2+

    s2-t2=(2+)2-=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E,F,G分别是AB,BC,CA上的点,且AE=BF=CG,设△EFG的面积为y,AE的长为x,则y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A、精英家教网B、精英家教网C、精英家教网D、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ABC是正三角形,曲线CDEFG…叫做“正三角形的渐开线”,曲线的各部分为圆弧.
(1)图中已经有4段圆弧,请接着画出第5段圆弧GH;
(2)设△ABC的边长为a,则第1段弧的长是
 
,第5段弧的长是
 
.前5段弧长的和(即曲线CDEFGH的长)是
 

(3)类似地有“正方形的渐开线”,“正五边形的渐开线”,…,边长为a的正方形的渐开线的前5段弧长的和是
 

(4)猜想,①边长为a的正n边形的前5段弧长的和是
 

②边长为a的正n边形的前m段弧长的和是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已知正三角形ABC的边长为1,E,F,G分别是AB,BC,CA上的点,且AE=BF=CG,设△EFG的面积为y,AE的长为x,则y关于x的函数的图象大致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012•青岛模拟)同学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正多边形,现以正六边形为例再介绍与正多边形相关的几个概念.如正六边形ABCDEF各边对称轴的交点O,又称正六边形的中心,其中OA称正六边形的半径,通常用R表示,∠AOB称为中心角,显然.提出问题:正多边形内任意一点到各边距离之和与这个正多边形的半径R和中心角有什么关系?
探索发现:
(1)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妨从最简单的正多边形--正三角形入手.
如图①,△ABC是正三角形,半径OA=R,∠AOB是中心角,P是△ABC内任意一点,P到△ABC各边距离分别为h1、h2、h3 ,确定h1+h2+h3的值与△ABC的半径R及中心角的关系.
解:设△ABC的边长是a,面积为S,显然S=
1
2
a(h1+h2+h3
O为△ABC的中心,连接OA、OB、OC,它们将△ABC分成三个全等的等腰三角形,过点O作OM⊥AB,垂足为M,Rt△AOM中,易知
OM=OAcos∠AOM=Rcos
1
2
∠AOB=Rcos
1
2
×120°=Rcos60°,
AM=OAsin∠AOM=Rsin
1
2
∠AOB=Rsin
1
2
×120°=Rcos60°
∴AB=a=2AM=2Rsin60°
∴S△AOB=
1
2
AB×OM=
1
2
×2Rsin60°•Rcos60°=R2sin60°cos60°
∴S△ABC=3S△AOB=3R2sin60°cos60°
1
2
a(h1+h2+h3)=3R2sin60°cos60°
即:
1
2
×2Rsin60°(h1+h2+h3)=3R2sin60°cos60°
∴h1+h2+h3=3Rcos60°
(2)如图②,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半径是R,P是正五边形ABCDE内任意一点,P到五边形ABCDE各边距离分别为h1、h2、h3、h4、h5,参照(1)的探索过程,确定h1+h2+h3+h4+h5的值与正五边形ABCDE的半径R及中心角的关系.
(3)类比上述探索过程,直接填写结论
正六边形(半径是R)内任意一点P到各边距离之和 h1+h2+h3+h4+h5+h6=
6Rcos30°
6Rcos30°

正八边形(半径是R)内任意一点P到各边距离之和 h1+h2+h3+h4+h5+h6+h7+h8=
8Rcos22.5°
8Rcos22.5°

正n边形(半径是R)内任意一点P到各边距离之和  h1+h2+…+hn=
nRcos
180°
n
nRcos
180°
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