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4.(1)已知:线段a,∠α.求作:△ABC,使BC=a,∠C=∠B=∠α.(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2)在(1)的图形中,如果BC=6$\sqrt{3}$,∠α=30°,求△ABC的面积.

分析 (1)作线段BC=a,再作∠ABC=α,∠ACB=α,于是可得到满足条件的△ABC;、
(2)作AH⊥BC于H,如图,先判断△ABC为等腰三角形,则根据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得BH=$\frac{1}{2}$BC=3$\sqrt{3}$,再在Rt△ABH中,利用三角函数的定义可计算出AH=3,然后根据三角形面积公式求解.

解答 解:(1)如图,
(2)作AH⊥BC于H,如图,
∵∠C=∠B=30°,
∴△ABC为等腰三角形,
∴BH=CH=$\frac{1}{2}$BC=3$\sqrt{3}$,
在Rt△ABH中,∵tan∠B=$\frac{AH}{BH}$,
∴AH=3$\sqrt{3}$tan30°=3$\sqrt{3}$×$\frac{\sqrt{3}}{3}$=3,
∴△ABC的面积=$\frac{1}{2}$×3×6$\sqrt{3}$=9$\sqrt{3}$.

点评 本题考查了作图-复杂作图:复杂作图是在五种基本作图的基础上进行作图,一般是结合了几何图形的性质和基本作图方法.解决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性质,结合几何图形的基本性质把复杂作图拆解成基本作图,逐步操作.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4.如图,在△ABC中,AB=AC=10,点D是边BC上一动点(不与B,C重合),∠ADE=∠B=α,DE交AC于点E,且cosα=$\frac{4}{5}$.下列结论:①△ADE∽△ACD;②当BD=6时,△ABD与△DCE全等;③△DCE为直角三角形时,BD为8;④0<CE≤6.4.其中正确的结论是①②④.(把你认为正确结论的序号都填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所示,正方形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都是1,每个小格顶点称为格点,请以格点为顶点,在图甲、图乙中画出两个不全等但面积都是16的菱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若点A(-2,a)、B(-1,b)、C(3,c)都在二次函数y=mx2(m<0)图象上,则a、b、c的大小关系是(  )
A.c<a<bB.b<a<cC.a<b<cD.c<b<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已知线段a和b,a>b,求作直角三角形ABC,使直角三角形的斜边AB=a,直角边AC=b.(用尺规作图,保留作图痕迹,不要求写作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在Rt△ABC中,∠C=90°,AC=6,BC=8,动点P从点A开始沿边AC向点C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动点Q从点C开始沿边CB向点B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运动,过点P作PD∥BC,交AB于点D,连接PQ.点P,Q分别从点A,C同时出发,当其中一点到达终点时,另一点也随之停止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t>0).
(1)直接用含t的代数式分别表示:QB=8-2t,PD=$\frac{4}{3}$t,AD=$\frac{5}{3}t$;
(2)是否存在t的值,使四边形PDBQ为菱形?若存在,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并探究如何改变点Q的速度(匀速运动),使四边形PDBQ在某一时刻为菱形,求点Q的速度;
(3)在运动过程中,将△ABC沿直线PD翻折后点A落在直线AC上的点E处,若DE恰好经过线段PQ中点M,求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Rt△ABC,∠A=90°,AB=AC,A(-2,0)、B(0,d)、C(-3,2).
(1)求d的值;
(2)将△ABC沿x轴的正方向平移a个单位,在第一象限内B、C两点的对应点B′C′正好落在某反比例函数图象上.请求出这个反比例函数和此时直线B′C′的解析式;
(3)在(2)的条件下,直线B′C′交y轴于点G,作C′M⊥x轴于M.P是线段B′C′上的一点,若△PMC′和△PBB′面积相等,求点P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因式分解:3(y-x)2+5(x-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关于x的不等式(a+3b)x>a-b的解集是x<-$\frac{5}{3}$,试求bx-a>0的解集.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