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小题满分12分)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抛物线的解析式是y =+1,点C的坐标为(–4,0),平行四边形OABC的顶点A,B在抛物线上,AB与y轴交于点M,已知点Q(x,y)在抛物线上,点P(t,0)在x轴上.
(1) 写出点M的坐标;
(2) 当四边形CMQP是以MQ,PC为腰的梯形时.
① 求t关于x的函数解析式和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② 当梯形CMQP的两底的长度之比为1:2时,求t的值.
(1)M (0,2)
(2)①t = –+ x –2
②–8.
解析(1) ∵OABC是平行四边形,∴AB∥OC,且AB =" OC" = 4,
∵A,B在抛物线上,y轴是抛物线的对称轴,
∴ A,B的横坐标分别是2和– 2,
代入y =+1得, A(2, 2 ),B(– 2,2),
∴M (0,2), ---2分
(2) ① 过点Q作QH ^ x轴,设垂足为H, 则HQ =" y" ,HP =" x–t" ,
由△HQP∽△OMC,得:, 即: t =" x" – 2y ,
∵ Q(x,y) 在y = +1上,
∴ t = –+ x –2. ---2分
当点P与点C重合时,梯形不存在,此时,t =" –" 4,解得x = 1±,
当Q与B或A重合时,四边形为平行四边形,此时,x = ± 2
∴x的取值范围是x ¹ 1±,
且x¹± 2的所有实数. ---2分
② 分两种情况讨论:
1)当CM > PQ时,则点P在线段OC上,
∵ CM∥PQ,CM =" 2PQ" ,
∴点M纵坐标为点Q纵坐标的2倍,即2 = 2(+1),解得x =" 0" ,
∴t = –+ 0 –2
=" –2 " . --- 2分
2)当CM < PQ时,则点P在OC的延长线上,
∵CM∥PQ,CM = PQ,
∴点Q纵坐标为点M纵坐标的2倍,即+1=2´2,解得: x = ±. ---2分
当x = –时,得t = –––2 =" –8" –,
当x =时,
得t =–8. ---2分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1-2012学年九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数学卷 题型:解答题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反比例函数的图象经过A、B两点,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1)写出A点的坐标;
2.(2)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3.(3)若点A绕坐标原点O旋转90°后得到点C,请写出点C的坐标;并求出直线BC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1-2012年河北省衡水市五校九年级第三次联考数学卷 题型:解答题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1),△ABC与△EFD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与DE重合,AB=EF=9,∠BAC=∠DEF=90°,固定△ABC,将△EFD绕点A 顺时针旋转,当DF边与AB边重合时,旋转中止。不考虑旋转开始和结束时重合的情况,设DE、DF(或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BC(或它的延长线)于G、H点,如图(2)。
1.(1)问:始终与△AGC相似的三角形有 及 ;
2.(2)设CG=x,BH=y,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只要求根据2的情况说明理由);
3.(3)问:当x为何值时,△AGH是等腰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1-2012年河北省衡水市五校九年级第三次联考数学卷 题型:解答题
(本小题满分12分)某班同学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A、B的距离,设计了几种方案,下面介绍两种:(I)如图(1),先在平地取一个可以直接到达A、B的点C,并分别延长AC到D,BC到E,使DC=AC,BC=EC,最后测出DE的距离即为AB的长。(II)如图(2),先过B点作AB的垂线BF,再在BF上取C、D两点,使BC=CD,接着过点D作BD的垂线DE,交AC的延长线于E,则测出DE的长即为AB的距离。阅读后回答下列问题:
1.(1)方案(I)是否可行?为什么?
2.(2)方案(II)是否切实可行?为什么?
3.(3)方案(II)中作BF⊥AB,ED⊥BF的目的是 ;若仅满足∠ABD=∠BDE≠90°,方案(II)是否成立?
4.(4)方案(II)中,若使BC=n·CD,能否测得(或求出)AB的长?理由是 ,若ED=m,则AB=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1-2012年江苏GSJY八年级第二次学情调研考试数学卷 题型:解答题
(本小题满分12分)
1. (1)观察发现
如(a)图,若点A,B在直线同侧,在直线上找一点P,使AP+BP的值最小.
做法如下:作点B关于直线的对称点,连接,与直线的交点就是所求的点P
再如(b)图,在等边三角形ABC中,AB=2,点E是AB的中点,AD是高,在AD上找一点P,使BP+PE的值最小.
做法如下:作点B关于AD的对称点,恰好与点C重合,连接CE交AD于一点,则这点就是所求的点P,故BP+PE的最小值为 . (2分)
2.(2)实践运用
如图,菱形ABCD的两条对角线分别长6和8,点P是对角线AC上的一个动点,点M、N分别是边AB、BC的中点,求PM+PN的最小值。(5分)
3.(3)拓展延伸
如(d)图,在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上找一点P,使∠APB=∠APD.保留作图痕迹,不必写出作法. (5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14届湖北省孝感市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数学卷 题型:解答题
.(本小题满分12分)
如图,AD为△ABC的中线,BE为△ABD的中线。
(1)∠ABE=15°,∠BAD=40°,求∠BED的度数;
(2)在△BED中作BD边上的高;
(3)若△ABC的面积为40,BD=5,则△BDE 中BD边上的高为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