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3.已知$\sqrt{a-1}$+|b+2|=0,那么(a+b)2015的值为-1.

分析 根据非负数的性质列式求出a、b的值,然后代入代数式进行计算.

解答 解:根据题意得a-1=0,b+2=0,
解得a=1,b=-2.
则原式=(-1)2015=-1.
故答案是:-1.

点评 本题考查了非负数的性质: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时,这几个非负数都为0.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如图,P为正方形ABCD 的边AD上的一动点,AE⊥BP,CF⊥BP,垂足分别为点E、F,已知AD=4.
(1)证明:AE2+CF2=16.
(2)过点P作PM∥FC交CD于点M,点P在何位置时线段DM最长,并求此时DM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如图,已知四边形ABCD的顶点为A(1,1),B(-1,1),C(-1,-2),D(1,-2),点P从A出发同时点Q从C点出发,沿四边形的边做环绕匀速运动,P点以2单位/s的速度做逆时针运动,Q点以3单位/s的速度做顺时针运动,则点P和点Q第2017次相遇时的坐标为(0,-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ABC内接于⊙O,AB=AC,连接AO并延长交BC于点D
(1)求证:BD=CD;
(2)如图,点P为弧AB上一点,连接BP、CP,作AH⊥PC于点H,求证:CH=BP+PH.
(3)如图,在(2)的条件下,连接PO,若∠AOP=90°+∠BAD,作PT⊥AB于点T,若PB=3,AB=4$\sqrt{13}$,求AT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8.如图,边长为2菱形ABCD中,∠DAB=60°,连接对角线AC,以AC为边作第二个菱形ACC1D1,使∠D1AC=60°;连接AC1,再以AC1为边作第三个菱形AC1C2D2,使∠D2AC1=60°;…,按此规律所作的第4个菱形的边长为6$\sqrt{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解方程 (用适当方法)
(1)3(x-1)2=48;             
(2)2x(x-3)=(x-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先化简,再求值:($\frac{{a}^{2}-4}{{a}^{2}-4a+4}$+$\frac{1}{2-a}$)÷$\frac{2}{{a}^{2}-2a}$,其中a=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计算
(1)($\sqrt{5}$-2)($\sqrt{5}$+2)+$\sqrt{\frac{1}{2}}$-$\sqrt{\frac{1}{3}}$×$\sqrt{48}$
(2)-12017+(-$\frac{1}{2}$)-2-$\sqrt{\frac{1}{3}}$×$\sqrt{48}$+|1-$\sqrt{2}$|+(π-3)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研究发现,学生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与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分钟)之间有如下关系:(0≤x≤30)
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x(分钟)257101213141720
对概念的接受能力y47.853.556.35959.859.959.858.355
根据以上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表中描述的变化过程中,自变量是什么?因变量是什么?
(2)当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为10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约是多少?
(3)当提出概念所用的时间为多少分钟时,学生的接受能力最强?
(4)在什么时间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在逐渐增强?什么时间范围内,学生的接受能力在逐渐增强减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