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5-1-11,点O在直线AB上,OC⊥OD,若∠1=50°,则∠2=__________.

图5-1-11

答案:
解析:

思路解析:由图知∠1+∠COD+∠2=180°,
提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课题研究:
如图所示,一个点从数轴上的原点开始,先向右移动3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5个单位长度,可以看到终点表示的数是-2,已知点A,B是数轴上的点,请参照下图并思考.
(1)如果点A表示数-3,将点A向右移动7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
4
4
,A,B两点间的距离是
7
7

(2)如果点A表示数3,将A点向左移动7个单位长度,再向右移动5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
1
1
,A,B两点间的距离为
2
2

(3)如果点A表示数-4,将A点向右移动2008个单位长度,再向左移动2009个单位长度,那么终点B表示的数是
-5
-5
,A,B两点间的距离是
1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ABE≌△ACD,点B、C是对应顶点,△ABE的周长为32,AB=14,BE=11,则AD的长为
7
7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①,我们在“格点”直角坐标系上可以清楚看到:要找AB或DE的长度,显然是转化为求Rt△ABC或Rt△DEF的斜边长.

下面:以求DE为例来说明如何解决:
从坐标系中发现:D(-7,5),E(4,-3).所以DF=|5-(-3)|=8,EF=|4-(-7)|=11,所以由勾股定理可得:DE=
82+112
=
185

下面请你参与:
(1)在图①中:AC=
4
4
,BC=
3
3
,AB=
5
5

(2)在图②中:设A(x1,y1),B(x2,y2),试用x1,x2,y1,y2表示AC=
y1-y2
y1-y2
,BC=
x1-x2
x1-x2
,AB=
(x1-x2)2+(y1-y2)2
(x1-x2)2+(y1-y2)2

(3)(2)中得出的结论被称为“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距离公式”,请用此公式解决如下题目:
已知:A(2,1),B(4,3),C为坐标轴上的点,且使得△ABC是以AB为底边的等腰三角形.请求出C点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ABC中,点D是BC中点,连接AD并延长到点E,连接BE.
(1)若要使△ACD≌△EBD,应添上条件:
AD=DE
AD=DE

(2)证明:
(3)在△ABC中,若AB=5,AC=3,可以求得BC边上的中线AD的取值范围是AD<4.请看解题过程:由△ACD≌△EBD得:AD=ED,BE=AC=3,因此AE<AB+BE,即AE<8,而AD=
12
AE
,则AD<4.请参考上述解题方法,求出AD>
1
1
.所以AD的取值范围是
1<AD<4
1<A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