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二次函数y=-x2+(m-1)x+4m的图象与x轴负半轴交于点A,与y轴交于点B(0,4),已知点E(0,1).

(1)求m的值及点A的坐标;
(2)如图,将△AEO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A′E′O′,连结A′B、BE′.
①当点E′落在该二次函数的图象上时,求AA′的长;
②设AA′=n,其中0<n<2,试用含n的式子表示A′B2+BE′2,并求出使A′B2+BE′2取得最小值时点E′的坐标;
③当A′B+BE′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的坐标.

(1)m="1,A(-2,0);" (2)①,②点E′的坐标是(1,1),③点E′的坐标是(,1).

解析试题分析:(1)将点代入解析式即可求出m的值,这样写出函数解析式,求出A点坐标;
(2)①将E点的坐标代入二次函数解析式,即可求出AA′;②连接EE′,构造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出A′B2+BE′当n=1时,其最小时,即可求出E′的坐标;③过点A作AB′⊥x轴,并使AB′ =" BE" = 3.易证△AB′A′≌△EBE′,当点B,A′,B′在同一条直线上时,A′B + B′A′最小,即此时A′B+BE′取得最小值.易证△AB′A′∽△OBA′,由相似就可求出E′的坐标
试题解析:
解:(1)由题意可知4m=4,m=1.
∴二次函数的解析式为
∴点A的坐标为(-2,0).
(2)①∵点E(0,1),由题意可知,

解得
∴AA′=
②如图,连接EE′.

由题设知AA′=n(0<n<2),则A′O=2-n.
在Rt△A′BO中,由A′B2=A′O2+BO2
得A′B2=(2–n)2+42=n2-4n+20.
∵△A′E′O′是△AEO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的,
∴EE′∥AA′,且EE′=AA′.
∴∠BEE′=90°,EE′=n.
又BE=OB-OE=3.
∴在Rt△BE′E中,BE′2=E′E2+BE2=n2+9,
∴A′B2+BE′2=2n2-4n+29=2(n–1)2+27.
当n=1时,A′B2+BE′2可以取得最小值,此时点E′的坐标是(1,1).
③如图,过点A作AB′⊥x轴,并使AB′=BE=3.
易证△AB′A′≌△EBE′,
∴B′A′=BE′,
∴A′B+BE′=A′B+B′A′.
当点B,A′,B′在同一条直线上时,A′B+B′A′最小,即此时A′B+BE′取得最小值.
易证△AB′A′∽△OBA′,

∴AA′=
∴EE′=AA′=
∴点E′的坐标是(,1).
考点:1.二次函数综合题;2.平移.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

(1)分别求出点A、B、C的坐标;
(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M,求四边形ABMC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已知二次函数图象顶点为C(1,0),直线与该二次函数交于A,B两点,其中A点(3,4),B点在y轴上.

(1)求此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P为线段AB上一动点(不与A,B重合),过点P作y轴的平行线与二次函数交于点E.设线段PE长为h,点P横坐标为x,求h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D为线段AB与二次函数对称轴的交点,在AB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四边形DCEP为平行四边形?若存在,请求出P点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已知二次函数.
(1)求顶点坐标和对称轴方程;
(2)求该函数图象与x标轴的交点坐标;
(3)指出x为何值时,;当x为何值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的顶点A的坐标为(3,15),且过点(-2,10),对称轴AB交轴于点B,点E是线段AB上一动点,以EB为边在对称轴右侧作矩形EBCD,使得点D恰好落在抛物线上,点D′是点D关于直线EC的轴对称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D′恰好落在轴上的点(0,6)时,求此时D点的坐标;
(3)直线CD′交对称轴AB于点F,
①当点D′在对称轴AB的左侧时,且△ED′F∽△CDE,求出DE:DC的值;
②连结B D′,是否存在点E,使△E D′B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请直接写出BE:BC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抛物线经过点A的坐标为(m,m),点B的坐标为(n,-n),且经过原点O,连接OA、OB、AB,线段AB交y轴于点C.已知实数m,n(m<n)分别是方程x2-2x-3=0的两根.

(1)求m,n的值.
(2)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3)若点P为线段O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O、B重合),直线PC与抛物线交于D、E两点(点D在y轴右侧),连接OD,BD.当△OPC为等腰三角形时,求点P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一条抛物线经过原点和点C(8,0),A、B是该抛物线上的两点,AB∥x轴,OA=5,AB=2.点E在线段OC上,作∠MEN=∠AOC,使∠MEN的一边始终经过点A,另一边交线段BC于点F,连接AF.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当点F是BC的中点时,求点E的坐标;
(3)当△AEF是等腰三角形时,求点E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已知点和点在抛物线上.

(1)求的值及点的坐标;
(2)点轴上,且满足△是以为直角边的直角三角形,求点的坐标;
(3)平移抛物线,记平移后点A的对应点为,点B的对应点为. 点M(2,0)在x轴上,当抛物线向右平移到某个位置时,最短,求此时抛物线的函数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如图,抛物线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与y轴交于点C(0,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1)求该抛物线的解析式与顶点D的坐标.
(2)试判断△BCD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探究坐标轴上是否存在点P,使得以P、A、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BCD相似?若存在,请直接写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