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2.定义:如图1,点M、N把线段AB分割成AM,MN和BN三段,若以AM、MN、BN为边的三角形是一个直接三角形,则称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

(1)如图2所示,已知点C是线段AB上的一定点,过C作直线l⊥AB,在直线l上截取CE=CA,连接BE,BE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求证:点C、D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
(2)已知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若AM=2,NM=3,求BN的长;
(3)如图3,已知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记AM=a,BN=b,MN=c,且a<c,b<c,△AMC,△MND和△NBE均是等边三角形,AE分别交CM、DM、DN于点F、G、H,若H是DN的中点.
①证明:a=b;
②试猜想S△AMF,S△BEN和S四边形MNGH的数量关系(不需说明理由)

分析 (1)连接DE,先由勾股定理得到EC2+CD2=DE2,再由BE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得到DE=BD,即可得到AC2+CD2=DB2,所以点C、D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
(2)①当MN为最大线段时,由勾股定理求出BN;②当BN为最大线段时,由勾股定理求出BN即可;
(3)①先证明△DGH≌△NEH,得出DG=EN=b,MG=c-b,再证明△AGM∽△AEN,得出比例式,得出c2=2ab-ac+bc,证出c2=a2+b2,得出a=b,
②证出△DGH≌△CAF,得出S△DGH=S△CAF,证出S△DMN=S△ACM+S△ENB,即可得出结论.

解答 解:(1)如图2,连接DE,

∵l⊥AB,
∴EC2+CD2=DE2
∵BE的垂直平分线交AB于点D,
∴DE=BD,
又∵CE=CA,
∴AC2+CD2=DB2
∴点C、D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
(2)①当MN为最大线段时,
∵点 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
∴BN=$\sqrt{M{N}^{2}-A{M}^{2}}$=$\sqrt{9-4}$=$\sqrt{5}$;
②当BN为最大线段时,
∵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
∴BN=$\sqrt{M{N}^{2}+A{M}^{2}}=\sqrt{9+4}=\sqrt{13}$,
综上所述:BN=$\sqrt{5}$或$\sqrt{13}$;
(3)①∵H是DN的中点,
∴DH=HN=$\frac{1}{2}$c,
∵△MND和△NBE均是等边三角形,
∴∠D=∠DNE=60°,
在△DGH和△NEH中,
$\left\{\begin{array}{l}{∠D=∠DNE}\\{DH=HN}\\{∠DHG=∠NHE}\end{array}\right.$,
∴△DGH≌△NEH,
∴DG=EN=b,MG=c-b,
∵GM∥EN,
∴△AGM∽△NEN,
∴$\frac{c-b}{b}=\frac{a}{a+c}$,
∴c2=2ab-ac+bc,
∵点M,N是线段AB的勾股分割点,
∴c2=a2+b2
∴(a-b)2=(b-a)c,
∵b-a≠c,
∴a=b.
②在△DGH和△CAF中,
$\left\{\begin{array}{l}{∠D=∠C}\\{DG=CA}\\{∠DGH=∠CAF}\end{array}\right.$,
∴△DGH≌△CAF(ASA),
∴S△DGH=S△CAF
∵c2=a2+b2
∴$\frac{\sqrt{3}}{4}$c2=$\frac{\sqrt{3}}{4}$a2+$\frac{\sqrt{3}}{4}$b2
∴S△DMN=S△ACM+S△ENB
∵S△DMN=S△DGH+S四边形MNHG,S△ACM=S△CAF+S△AMF
∴S四边形MNHG=S△AMF+S△BEN

点评 本题是三角形综合题目,考查了新定义“勾股分割点”、勾股定理、三角形中位线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三角形和四边形面积的计算等知识;本题难度较大,综合性强,特别是(3)中,需要两次证明三角形全等和三角形相似才能得出结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下表反映的是某地区用电量x(千瓦时)与应交电费y(元)之间的关系:
用电量x(千瓦时) 1 2 3 4 …
 应交电费y(元) 0.55 1.1 1.65 2.2 …
下列说法:①x与y都是变量,且x是自变量,y是x的函数;②用电量每增加1千瓦时,电费增加0.55元;③若用电量为8千瓦时,则应交电费4.4元;④若所交电费为2.75元,则用电量为6千瓦时,其中正确的有(  )
A.4个B.3个C.2个D.1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在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x+1与y轴交于点A1,按如图方式作正方形A1B1C1O、A2B2C2C1、A3B3C3C2…,点A1、A2、A3…在直线y=x+1上,点C1、C2、C3…在x轴上,图中阴影部分三角形的面积从左到右依次记为S1、S2、S3、…Sn,则Sn的值为(  )(用含n的代数式表示,n为正整数).
A.n2B.22n-3C.$\frac{{n}^{2}}{3}$D.$\frac{{n}^{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课堂上老师出了这么一道题:(2x-3)x+3-1=0,求x的值.
小明同学解答如下:∵(2x-3)x+3-1=0,
∴(2x-3)x+3=1
∵(2x-3)0=1
∴x+3=0
∴x=-3.
请问小明的解答过程正确吗?如果不正确,请求出正确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若3x+2y=3,求27x×9y的值为(  )
A.9B.27C.6D.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7.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
A.20=0B.$\sqrt{4}$=±2C.2-1=$\frac{1}{2}$D.2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64的立方根是±4B.-9的平方根是-3
C.-$\sqrt{3}$是3的一个平方根D.25的算术平方根是±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计算x5•x,结果正确的是(  )
A.x5B.2x5C.x6D.2x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A点的初始位置位于数轴上的原点,现对A点做如下移动:第1次从原点向右移动1个单位长度至B点,第2次从B点向左移动3个单位长度至C点,第3次从C点向右移动6个单位长度至D点,第4次从D点向左移动9个单位长度至E点,…,依此类推,这样至少移动多少次后该点到原点的距离不小于41(  )
A.26B.27C.28D.29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