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三 月
韩 偓
辛夷才谢小桃发,蹋青过后寒食前
四时最好是三月,一去不回唯少年。
注: ①辛夷:一种香草。②蹋青与寒食是古代的节日,寒食节在清明的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1)“四时最好是三月”,请简要分析诗中是怎样描写三月的。
答:                                                                
                                                                   
(2)请指出本诗的主旨句是哪一句,并结合全诗分析诗人用了哪些艺术手法来表现它。
答:                                                                                                                                     
(1)诗的前两句从两方面选择具有特色的事物对三月进行了描写。第一句从景物的角度写,辛夷刚凋谢,桃花又接着开放了,写出了三月百花盛开的美好景象;第二句从节日的角度写,踏青的快乐还在心头,寒食节又来了,寒食节之后紧接着又是清明节,节日一个接一个。所以说一年四季最好的是三月。
(2)本诗的主旨句是第四句。诗人采用比喻和铺垫的手法来表现诗的主旨。诗人将少年和美好的三月作比,前三句把三月的美好写到极致,为第四句感叹美好的少年时光一去不回作铺垫,给读者造成巨大的心理落差,冲击着读者的心灵。解析: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西塞山怀古
刘禹锡
王濬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千寻铁锁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头。
人世几回伤往事,山形依旧枕寒流。
今逢四海为家日,故垒萧萧芦荻秋。
注: ①西塞山:三国时吴国的西部要塞。②王濬:西晋龙骧将军,建造大型战船以伐吴。③往事:这里指东吴和六朝破亡的历史。④四海为家:指国家统一。
(1)这首诗开头四句叙述“王濬伐吴”这一史实,运用了什么手法?试作简要分析。
答:                                                                                                                                          
(2)这首诗结尾一句写景起到了怎样的作用?请作简要赏析。
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1)诗人笔下,月亮不仅是美好事物的象征,也成了诗人思想感情的寄托。“月”的形象有什么特点?
(2)诗人与明月之间亲密欢洽的举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与夏十二登岳阳楼    李白
楼观岳阳尽,川迥洞庭开。雁引愁心去,山衔好月来。
云间连下榻,天上接行杯。醉后凉风起,吹人舞袖回。
注:乾元二年,李白流放夜郎,第二年春天行至巫山时遇赦,回到江陵。在南游岳阳时,写下了这首诗。
古人评诗时常用“诗眼”的说法,所谓“诗眼”往往是指一句诗中最精炼传神的一个字。你认为这首诗第二联两句中,“诗眼”分别是哪一个字?为什么?请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6分)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因此,他主张将“千里”改为“十里”。要不要将“千里”改为“十里”?为什么?请结合诗题和全诗内容作简要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