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2ax+b经过梯形OABC的四个顶点,若BC=10,梯形OABC的面积为18.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将图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平移,平移后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点O1、A1、C1、B1,得到如图2的梯形O1A1B1C1.设梯形O1A1B1C1的面积为S,A1、B1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x2-x1,并求出当S=36时点A1的坐标;
(3)如图3,设图1中点D坐标为(1,3),M为抛物线的顶点,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线段BC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DM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M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分析:(1)根据抛物线y=ax2-2ax+b,可知对称轴方程,从而得到点A的坐标;再根据BC=10,梯形OABC的面积为18,可求B,C的坐标,再将O、B两点的坐标代入y=ax2-2ax+b,运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在两条直线平移的过程中,梯形的上下底发生了改变,但是梯形的高没有变化,仍为3,即y2-y1=3,根据抛物线的解析式,用x1、x2表示出y1、y2,然后联立y2-y1=3,可得到第一个关于x1、x2的关系式①;在两条直线平移过程中,抛物线的对称轴没有变化,用x1、x2以及抛物线的对称轴的解析式表示出梯形上下底的长,进而得到梯形面积的表达式,这样得到另外一个x1、x2的关系式②,联立这两个关系式,得到关于(x2-x1)与S的关系式③,将S=36代入②③的关系式中,即可列方程组求得x1、x2的值,进而可求出点A1的坐标;
(3)要解答此题,首先要弄清几个关键点:
一、当PQ∥AB时,设直线AB与抛物线对称轴的交点为E,可得△DPQ∽△DBE,可用t表示出DP、DQ的长,而E点坐标易求得,根据相似三角形所得比例线段,即可得到此时t的值即t=
二、当P、Q都停止运动时,显然BC>DM,所以此时t=DM÷1=3
设直线PQ与直线AB的交点为F,与x轴的交点为G;假设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显然t=不合题意,舍去,所以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当0<t<时,由题意知△FQE∽△FAG,得∠FGA=∠FEQ,由于BC∥x轴,则∠DPQ=∠FGA=∠FEQ,由此可证得△DPQ∽△DEB,DB、DE的长已求得,可用t表示出DP、DQ的长,根据相似三角形所得比例线段,即可求得此时t的值;
②当<t<3时,方法同①;
在求得t的值后,还要根据各自的取值范围将不合题意的解舍去.
解答:解:(1)∵y=ax2-2ax+b=a(x-1)2-a+b,
∴对称轴为:直线x=1,
∴点A的坐标为(2,0);
∵BC=10,梯形OABC的面积为18,
∴梯形OABC的高为:18×2÷(10+2)=3,
∴B(10÷2+1,3),即B(6,3),
C(1-10÷2,3),即C(-4,3).
将O(0,0),B(6,3)代入y=ax2-2ax+b,

解得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x;

(2)由题意得y2-y1=3,y2-y1=x22-x2-x12+x1=3,
得:(x2-x1)[(x2+x1)-]=3①,
S==3(x1+x2)-6,
得:x1+x2=+2②,
把②代入①并整理得:x2-x1=(S>0),
当s=36时,
解得:
把x1=6代入抛物线解析式,得y1=×62-×6=3,
∴点A1(6,3);

(3)存在t=秒,可使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理由如下:
易知直线AB的解析式为y=x-,可得直线AB与对称轴的交点E的坐标为(1,-),
∴BD=5,DE=,DP=5-t,DQ=t,
当PQ∥AB时,=
=,解得t=
设直线PQ与直线AB、x轴的交点分别为点F、G.假设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下面分两种情况讨论:
①当0<t<时,如图3-1;
∵△FQE∽△FAG,
∴∠FGA=∠FEQ,
∴∠DPQ=∠DEB;
易得△DPQ∽△DEB,
,即=
解得t=
∴t=不合题意,舍去;
②当<t<3时,如图3-2;
∵△FAG∽△FQE,
∴∠FAG=∠FQE,
∵∠DQP=∠FQE,∠FAG=∠EBD,
∴∠DQP=∠DBE,
易得△DPQ∽△DEB,
,即=
解得t=,符合题意.
综上,可知当t=秒时,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
点评: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综合类试题,涉及到:二次函数解析式的确定、等腰梯形的性质、图形面积的求法、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重要知识;在(3)题中能够正确地画出图形,并准确地找到所求的三角形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A(0,1),矩形CDEF的顶点C、F在抛物线上,点D、E在x轴上,CF交y轴于点B(0,2),且其面积为8:
(1)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若点P为所求抛物线上的一动点,试判断以点P为圆心,PB为半径的圆与x轴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设点P在抛物线上且与点A不重合,直线PB与抛物线的另一个交点为Q,过点P、Q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N、M,连接PO、QO.求证:△QMO∽△PNO.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已知抛物线y=-x2+b x+c经过点A(1,0),B(-3,0)两点,且与y轴交于点C.
(1)求b,c的值.
(2)在第二象限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PBC的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点P的坐标及△PBC的面积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如图2,点E为线段BC上一个动点(不与B,C重合),经过B、E、O三点的圆与过点B且垂直于BC的直线交于点F,当△OEF面积取得最小值时,求点E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3•南沙区一模)如图1,已知抛物线y=
1
2
x2+bx+c与x轴交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与y轴交于点C,且OB=2OA=4.
(1)求该抛物线的函数表达式;
(2)设P是(1)中抛物线上的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R为半径作⊙P,求当⊙P与抛物线的对称轴l及x轴均相切时点P的坐标.
(3)动点E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B运动,动点F从点B出发,以每秒
2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向终点C运动,过点E作EG∥y轴,交AC于点G(如图2).若E、F两点同时出发,运动时间为t.则当t为何值时,△EFG的面积是△ABC的面积的
1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已知抛物线y=ax2-2ax+b经过梯形OABC的四个顶点,若BC=10,梯形OABC的面积为18.
(1)求抛物线解析式;
(2)将图1中梯形OABC的上下底边所在的直线OA、CB以相同的速度同时向上平移,平移后的两条直线分别交抛物线于点O1、A1、C1、B1,得到如图2的梯形O1A1B1C1.设梯形O1A1B1C1的面积为S,A1、B1的坐标分别为(x1,y1)、(x2,y2).用含S的代数式表示x2-x1,并求出当S=36时点A1的坐标;
(3)如图3,设图1中点D坐标为(1,3),M为抛物线的顶点,动点P从点B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着线段BC运动,动点Q从点D出发,以与点P相同的速度沿着线段DM运动.P、Q两点同时出发,当点Q到达点M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设P、Q两点的运动时间为t,是否存在某一时刻t,使得直线PQ、直线AB、x轴围成的三角形与直线PQ、直线AB、抛物线的对称轴围成的三角形相似?若存在,请求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已知抛物线的顶点为A(O,1),矩形CDEF的顶点C、F在抛物线上,D、E在x轴上,CF交y轴于点B(0,2),且其面积为8.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2,若P点为抛物线上不同于A的一点,连接PB并延长交抛物线于点Q,过点P、Q分别作x轴的垂线,垂足分别为S、R.
①求证:PB=PS;
②判断△SBR的形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