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009•太原二模)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在x轴上,点B在第一象限,∠OBA=90°,AB=4,OB=3,点M是线段OB上的动点,(不与O,B重合),过点M作MN∥OA交AB于点N,以BM,BN为一组邻边作矩形BMDN,设BM=t.
(1)求点B的坐标;
(2)在图(2)中,当t为何值时,点D落在x轴上,并求此时直线BD的表达式;
(3)动点M在运动过程中,记△MND与△OAB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试求S关于t的函数表达式,并写出t的取值范围.

【答案】分析:(1)可过B作x轴的垂线,设垂足为E,在直角三角形OBE中,用∠BOE的三角函数值即可求出B点的坐标.
(2)当D落在x轴上时,M为OB的中点,D为OA的中点(根据中位线定理可得出),因此OM=BM=3,即t=1.5;OD=AD=,即D(,0).进而可用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BD的解析式.
(3)本题要分两种情况:
①当D点在三角形OAB内部时,重合部分是三角形MND,由于三角形BMN的面积和三角形MND的面积相同,因此可通过求三角形BMN的面积来得出S,t的函数关系式.
而当D在三角形OAB外部时,即当1.5<t<3时,如果设DM,DN与x轴的交点为G、H的话,那么重合部分的面积可用三角形BMN的面积减去三角形DGH的面积来求得.据此可得出S,t的函数关系式.
解答:解:
(1)过B作BE⊥OA于E,
在三角形OBE中,sin∠BOE==,cos∠BOE==,OB=3,
∴OE=,BE=;即B().

(2)当D落在x轴上时,M为OB的中点,因此OM=MB=,即t=1.5.
∵DM⊥OB,AB⊥OB,∴DM∥AB,
∵OM=BM,∴OD=AD,因此D(,0),又由(1)知:B(),
∴直线BD的解析式为y=-x+

(3)当0<t≤1.5时,S=t2
当1.5<t<3时,s=-2t2+8t-6.
点评:本题考查了直角三角形的性质、矩形的性质、图形的翻折变换、二次函数的应用等知识.
综合性强,考查学生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太原二模)在复习一次函数相关知识时,李老师针对一次函数的表示方式列出如下表格,请你补全表格内容,并把求第二个一次函数表达式的过程写出来.
 表 图式 
 第一个一次函数:
 x-2  0 3
 y 10 4 1-2-5 
  
 第二个一次函数:
 x-2  0 3
 y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填空题

(2009•太原二模)若点A(-2,3),B(1,m)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则m的值等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太原二模)已知,在△ABC中,AB=AC,在图(1)中,点O是△ABC内的任意一点,而在图(2)中,点O是△ABC外的任意一点.在两图中,分别以OB,OC为边画出平行四边形OBDC,连接并延长OA到E,使得AE=OA,再连接DE.观察两图,写出与线段DE有关的两个猜想,并在其中的一个图形中给出证明.(要求:在猜想中不能出现已知中未标的字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9年山西省太原市中考数学二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9•太原二模)在“学校安全工程”启动后,某校从本校1200名学生中随机抽取了200名学生就对学校安全常识的了解情况进行问卷调查,然后按“很好”,“较好”、“一般”、“较差”四类汇总分析,并绘制了如图(1)的扇形统计图.
(1)求这200名学生中对学校安全常识了解“较好”与“很好”人数的和;
(2)在图(2)中,绘制样本频数的条形统计图;
(3)根据以上信息,估计该校学生中对学校安全常识了解“一般”与“较差”人数的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