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1.在△ABC中,∠B=25°,AD是BC边上的高,并且AD2=BD•DC,则∠BCA的度数为65°或115°.

分析 根据已知可得到△BDA∽△ADC,注意∠C可以是锐角也可是钝角,故应该分情况进行分析,从而确定∠BCA度数.

解答 解:(1)当∠C为锐角时,
∵AD2=BD•DC,AD是BC边上的高得,
∴$\frac{AD}{BD}$=$\frac{CD}{AD}$,∵∠ADC=∠ADB,
∴△BDA∽△ADC,
∴∠CAD=∠B=25°,
∴∠BCA=65°;
(2)当∠C为钝角时,
同理可得,△BDA∽△ADC
∴∠BCA=25°+90°=115°.
故答案为:65°或115°.

点评 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分类讨论思想,知道分类讨论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用图象法解方程组$\left\{\begin{array}{l}{2x+y=1}\\{2x-y=3}\end{array}\righ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已知(如图1)在等腰梯形ABCD中,AB=CD,AD∥BC∥x轴,SABCD=18k2(k>0),点D(8k,-$\frac{3}{2}$k)在直线l:y=-kx+n上,动点P沿A-B-C-D以2个单位长度/秒速度移动,在P点移动过程中,△ADP的面积S与P点移动的时间t(秒)之间的函数关系如图2所示,过A、B、D三点的抛物线y=ax2+bx+c的顶点是P
(1)判断A、O、B三点是否在同一直线上?并说明理由;
(2)点B、P两点在直线CD的同旁吗?请说明理由;
(3)若直线l与线段BP有交点,求k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在△ABC中,∠A=90°,AB=6cm,AC=12cm.动点P从点A出发,沿AB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动点Q从点B同时出发,沿BA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点A运动.当点P到达点B时,P,Q两点同时停止运动,以AP为一边向上作正方形APDE,过点Q作QF∥BC,交AC于点F.设点P的运动时间为t(单位:s),正方形和梯形重合部分的面积为Scm2

(1)当t=3s时,点P与点Q重合;
(2)当t=2.4s时,点D在QF上;
(3)当点P在Q,B两点之间(不包括Q,B两点)时,求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4)是否存在某一时刻,使得正方形APDE的面积被直线QF平分?若存在,直接写出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在△ABC中,点D在AC上,且∠ABD=∠C.AB=6,AD=4.求线段CD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如图,所有正方形的中心均在坐标原点,且各边与x轴或y轴平行.从内到外,它们的边长依次为2,4,6,8,…,顶点依次用 A1,A2,A3,A4,…表示,则顶点A2013的坐标是(-504,-5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如图,AB是⊙O的直径,AB=6,延长AB到点C,使BC=AB,D是⊙O上一点,DC=6$\sqrt{2}$.
(1)求证:△CDB∽△CAD;
(2)求:tanC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已知:如图,D是△ABC的边AB上一点,CN∥AB,DN交AC于点M,MA=MC.
(1)求证:CD=AN;
(2)若∠AMD=2∠MCD,试判断四边形ADC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为(  )
①有公共顶点,没有公共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②相等的两个角是对顶角
③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
④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这两个角是对顶角
⑤如果两个角不相等,那么这两个角不是对顶角.
A.1个B.2个C.3个D.4个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