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0.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有一直角三角形AOB,O为坐标原点,OA=1.tan∠BAO=3,将此三角形绕原点O逆时针旋转90°,得到△DOC,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B、C.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若点P是第二象限内抛物线上的动点,其横坐标为t,
①设抛物线对称轴l与x轴交于一点E,连接PE,交CD于F,求出当△CEF与△COD相似时,点P的坐标;
②是否存在一点P,使△PCD得面积最大?若存在,求出△PCD的面积的最大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 (1)由三角函数的定义可求得OB,再结合旋转可得到A、B、C的坐标,利用待定系数法可求得抛物线解析式;
(2)①△COD为直角三角形,可知当△CEF与△COD相似时有两种情况,即∠FEC=90°或∠EFC=90°,当PE⊥CE时,则可得抛物线的顶点满足条件,当PE⊥CD时,过P作PG⊥x轴于点G,可证△PGE∽△COD,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到关于t的方程,可求得P点坐标;②可求得直线CD的解析式,过P作PN⊥x轴于点N,交CD于点M,可用t表示出PM的长,当PM取最大值时,则△PCD的面积最大,可求得其最大值.

解答 解:
(1)∵OA=1.tan∠BAO=3,
∴$\frac{OB}{OA}$=3,解得OB=3,
又由旋转可得OB=OC=3,
∴A(1,0),B(0,3),C(-3,0),
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bx+c,把A、B、C三点的坐标代入可得
$\left\{\begin{array}{l}{a+b+c=0}\\{9a-3b+c=0}\\{c=3}\end{array}\right.$,解得$\left\{\begin{array}{l}{a=-1}\\{b=-2}\\{c=3}\end{array}\right.$,
∴抛物线解析式为y=-x2-2x+3,
(2)①由(1)可知抛物线对称轴为x=-1,顶点坐标为(-1,4),
∵△COD为直角三角形,
∴当△CEF与△COD相似时有两种情况,即∠FEC=90°或∠EFC=90°,
若∠FEC=90°,则PE⊥CE,
∵对称轴与x轴垂直,
∴此时抛物线的顶点即为满足条件的P点,此时P点坐标为(-1,4);
若∠EFC=90°,则PE⊥CD,
如图,过P作PG⊥x轴于点G,

则∠GPE+∠PEG=∠DCO+∠PEG,
∴∠GPE=∠OCD,且∠PGE=∠COD=90°,
∴△PGE∽△COD,
∴$\frac{PG}{OC}$=$\frac{GE}{OD}$,
∵E(-1,0),G(t,0),且P点横坐标为t,
∴GE=-1-t,PG=-t2-2t+3,
∴$\frac{-{t}^{2}-2t+3}{3}$=$\frac{-1-t}{1}$,解得t=-2或t=3,
∵P点在第二象限,
∴t<0,即t=-2,
此时P点坐标为(-2,3),
综上可知满足条件的P点坐标为(-1,4)或(-2,3);
②设直线CD解析式为y=kx+m,
把C、D两点坐标代入可得$\left\{\begin{array}{l}{-3k+m=0}\\{m=1}\end{array}\right.$,解得$\left\{\begin{array}{l}{k=\frac{1}{3}}\\{m=1}\end{array}\right.$,
∴直线CD解析式为y=$\frac{1}{3}$x+1,
如图2,过P作PN⊥x轴,交x轴于点N,交直线CD于点M,

∵P点横坐标为t,
∴PN=-t2-2t+3,MN=$\frac{1}{3}$t+1,
∵P点在第二象限,
∴P点在M点上方,
∴PM=PN-MN=-t2-2t+3-($\frac{1}{3}$t+1)=-t2-$\frac{7}{3}$t+2=-(t+$\frac{7}{6}$)2+$\frac{121}{36}$,
∴当t=-$\frac{7}{6}$时,PM有最大值,最大值为$\frac{121}{36}$,
∵S△PCD=S△PCM+S△PDM=$\frac{1}{2}$PM•CN+$\frac{1}{2}$PM•NO=$\frac{1}{2}$PM•OC=$\frac{3}{2}$PM,
∴当PM有最大值时,△PCD的面积有最大值,
∴(S△PCDmax=$\frac{3}{2}$×$\frac{121}{36}$=$\frac{121}{24}$,
综上可知存在点P使△PCD的面积最大,△PCD的面积有最大值为$\frac{121}{24}$.

点评 本题为二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知识点有三角函数的定义、旋转的性质、待定系数法、二次函数的最值、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和性质及分类思想等.在(1)中求得C点的坐标是解题的关键,在(2)中注意P点的位置分两种情况,在(3)中注意利用二次函数求最值.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很大.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解下列方程:
(1)$\frac{2}{x+2}$=$\frac{3}{x-2}$;
(2)2x=3-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1.如图,在△ABC中,AB=AC=10,以AB为直径的⊙O与BC交于点D,与AC交于点E,连OD交BE于点M,且MD=2,则BE长为8.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某校为了解学生课外活动开展情况,从全校2000名学生中,随机抽部分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每名学生只能填写一项自己喜欢的活动项目).并将调查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

根据图中信息完成下列各题:
(1)被调查的学生共有100人;
(2)在扇形统计图中,排球所在扇形的圆心角为36度;
(3)由该样本估算,全校学生中喜欢篮球的人数大约有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端午节快到了,某市共青团组织以“中学生最喜欢项节日活动”为主题题进行了简单的随机抽样调查,让学生从“郊外踏青、品尝美食、观赏电影、参观室馆”四项活动中选择一项,然后绘制出以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这次抽样调查中共调查了1500人;扇形统计图中郊外踏青部分的圆心角的度数是108°;
(2)请补全条形统计图;
(3)某市有中学生3万人,请估计选择郊外踏青的人数有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某校对600名学生进行了一次“心理健康”知识测试,从中抽取了部分学生成绩(得分取正整数,满分为100分)作为样本,绘制了下面尚未完成的表格和频数分布直方图(住:无50.5以下成绩)
分组频数频率
50.5~60.520.04
60.5~70.580.16
70.5~80.510C
A~90.5B0.32
90.5~100.5140.28
合计
(1)频数分布表中A=80.5,B=16,C=0.2;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若成绩在90分以上(不含90分)为优秀,试估计该校成绩优秀的有多少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把周长为22的△AOB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B在x轴的正半轴上,AO=AB=6,将△AOB绕点B按顺时针方向旋转一定角度后得到三角形A′O′B′,若点A的对应点A′在x轴上,则点O′的横坐标为$\frac{55}{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在矩形ABCD中,AD=acm,AB=bcm,(a>b>4),半径为2cm的⊙O在矩形内且与AB、AD均相切,现有动点P从A点出发,在矩形边上沿着A→B→C→D的方向匀速移动,当点P到达D点时停止移动.⊙O在矩形内部沿AD向右匀速平移,移动到与CD相切时立即沿原路按原路返回,当⊙O回到出发时的位置(即再次与AB相切)时停止移动,已知点P与⊙O同时开始移动,同时停止移动(即同时到达各自的终止位置).
(1)如图①,点P从A→B→C→D,全程共移动了a+2bcm(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2)如图①,已知点P从A点出发,移动2s到达B点,继续移动3s,到达BC的中点,若点P与⊙O的移动速度相等,求在这5s时间内圆心O移动的距离;
(3)如图②,已知a=20,b=10,是否存在如下情形:当⊙O到达⊙O1的位置时(此时圆心O1在矩形对角线BD上),DP与⊙O1恰好相切?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分解因式:
(1)4a2-16;
(2)m2(m-1)+4(1-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