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一次函数y=ax+b与反比例函数y=
k
x
(x>0)的图象交于点A、B,与x、y轴交于C、D,且满足
k-
3
+(a+
3
2=0.
(1)求反比例函数解析式;
(2)当AB=BC时,求b的值;
(3)如图2,当b=2
3
时,连OA,将OA绕点O逆时针旋转60°,使点A与点P重合,以点P为顶点作∠MPN=60°,分别交直线AB和x轴于点M、N,求证:PM平分∠AMN.
考点:反比例函数综合题,二次根式的性质与化简,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
专题:压轴题
分析:(1)由条件
k-
3
+(a+
3
2=0即可求出k和a,即可解决问题.
(2)过点A作AE⊥OC,垂足为E,过点B作BF⊥OC,垂足为F,如图1,设点A(m,
3
m
),通过三角形相似可以用m表示出点B的坐标,将点A、B的坐标代入直线AB的解析式,就可求出m和b的值.
(3)易证△OAC和△OAP都是等边三角形,结合∠MPN=60°可以证到△PON≌△PAE以及△POD≌△PAM,从而得到PN=PE,PD=PM,进而证到△PED≌△PNM.由这几组全等三角形就可得到∠PMA=∠PDO=∠PMN,则有PM平分∠AMN.
解答:(1)解:∵
k-
3
+(a+
3
2=0,
∴k-
3
=0,a+
3
=0,
解得:k=
3
,a=-
3

∴反比例函数解析式为:y=
3
x


(2)解:过点A作AE⊥OC,垂足为E,过点B作BF⊥OC,垂足为F,如图1,
设点A(m,
3
m
),
∵AE⊥OC,BF⊥OC,
∴AE∥BF.
∴△CFB∽△CEA.
BF
AE
=
BC
AC

∵AB=BC,∴AC=2BC.
∴AE=2BF.
∴BF=
3
2m

∴OF=
3
3
2m
=2m.
∴点B(2m,
3
2m
).
∵一次函数y=-
3
x+b与反比例函数y=
3
x
(x>0)的图象交于点A、B,
-
3
m+b=
3
m
-2
3
m+b=
3
2m

解得:
m=
2
2
b=
3
6
2

∴b的值为
3
6
2


(3)证明:延长AO与射线PN交于点D,连接AP,过点A作AH⊥OC,垂足为H,如图2,
联立
y=-
3
x+2
3
y=
3
x

解得:
x=1
y=
3

∴点A的坐标为(1,
3
),OH=1,AH=
3

∴OA=2,∠AOH=60°.
由-
3
x+2
3
=0得x=2,则OC=2.
∴OA=OC.
∴△OAC是等边三角形.
∴∠OAC=60°,OA=AC.
∵OP=OA,∠AOP=60°,
∴△AOP是等边三角形.
∴OP=AP,∠PAO=∠OPA=60°.
∵∠NPM=60°,
∴∠NPM=∠OPA.
∴∠NPO=∠EPA.
∵∠PON=180°-∠AOP-∠AOC=60°,
∴∠PON=∠PAE.
在△PON和△PAE中,
∠NPO=∠EPA
OP=AP
∠PON=∠PAE

∴△PON≌△PAE(ASA).
∴PN=PE.
同理可得:△POD≌△PAM.
∴PD=PM,∠PDO=∠PMA.
在△PED和△PNM中,
PE=PN
∠EPD=∠NPM
PD=PM

∴△PED≌△PNM(SAS).
∴∠PDE=∠PMN.
∴∠PMA=∠PMN.
∴PM平分∠AMN.
点评:本题考查了一次函数与反比例函数的交点问题、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等边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二次根式的性质等知识,综合性非常强,有一定的难度.而证出△POD≌△PAM和△PED≌△PNM是解决第三小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2=60°,若m∥n,则∠1的度数为(  )
A、30°B、40°
C、60°D、12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边长为2的正方形ABCD的边BC上,有一点P由B点向C点方向运动(P与C不重合),设PB=x,四边形APCD的面积为y,
(1)求出y与自变量x的函数关系式(要求写出自变量的取值范围);
(2)并且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图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解不等式,并把解集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2+x
2
2x-1
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化简:
(1)
(-3)×(-6)
-4
5
÷
10
;       
(2)(
6
+3)(
6
-3)+(2
3
-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在Rt△OAB中,∠OAB中,∠OAB=90°,∠BOA=30°,OA=2
2
,若以O为坐标原点,OA所在直线为x轴,建立如图所示的平面直角坐标系,B点在第一象限内,将Rt△OAB沿OB折叠后,点A落在第一象限内的点C处.
(1)求经过点O,C,A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2)求抛物线的对称轴与线段OB交点D的坐标.
(3)线段OB与抛物线交于点E,点P为线段OE上一动点(点P不与点O,点E重合),过P点作y轴的平行线,交抛物线于点M,问:在线段OE上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得PD=CM?若存在,请求出此时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菱形ABCD的边长为48cm,∠A=60°,动点P从点A出发,沿着线路AB-BD做匀速运动,动点Q从点D同时出发,沿着线路DC-CB-BA做匀速运动.
(1)求BD的长;
(2)已知动点P、Q运动的速度分别为8cm/s、10cm/s.经过12秒后,P、Q分别到达M、N两点,试判断△AMN的形状,并说明理由,同时求出△AMN的面积;
(3)设问题(2)中的动点P、Q分别从M、N同时沿原路返回,动点P的速度不变,动点Q的速度改变为a cm/s,经过3秒后,P、Q分别到达E、F两点,若△BEF为直角三角形,试求a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计算:
(1)
2
3
+1)
(2)(
2
+1)(
2
-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一次函数y=-
4
3
x+8
的图象与y轴、x轴的交点分别为A、B两点,C点坐标为(-2,0),二次函数图象经过A、B、C三点.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P点为直线上方二次函数图象上的动点,过P点作x轴平行线交一次函数图象于点D,过P点作x轴垂线,垂足为F点,交一次函数于点E;
(Ⅰ)如图①,设P点横坐标为m,试用m表示出△DEP周长的表达式,并求△DEP周长的最大值;
(Ⅱ)如图②,过A点作PF的垂线,垂足为M,以A、M、E为顶点作平行四边形,设第四个顶点为Q,当Q点坐标为何值时,Q点落在二次函数图象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