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力地震.某市接到上级通知,立即派出甲、乙两个抗震救灾小组乘车沿同一路线赶赴距出发点480千米的灾区.乙组由于要携带一些救灾物资,比甲组迟出发1.25小时(从甲组出发时开始计时).图中的折线、线段分别表精英家教网示甲、乙两组的所走路程y(千米)、y(千米)与时间x(小时)之间的函数关系对应的图象.请根据图象所提供的信息,解决下列问题:
(1)由于汽车发生故障,甲组在途中停留了
 
小时;
(2)甲组的汽车排除故障后,立即提速赶往灾区.请问甲组的汽车在排除故障时,距出发点的路程是多少千米?
(3)为了保证及时联络,甲、乙两组在第一次相遇时约定此后两车之间的路程不超过25千米,请通过计算说明,按图象所表示的走法是否符合约定?
分析:(1)由于线段AB与x轴平行,故自3时到4.9时这段时间内甲组停留在途中,所以停留的时间为1.9时;
(2)观察图象可知点B的纵坐标就是甲组的汽车在排除故障时距出发点的路程的千米数,所以求得点B的坐标是解答(2)题的关键,这就需要求得直线EF和直线BD的解析式,而EF过点(1.25,0),(7.25,480),利用这两点的坐标即可求出该直线的解析式,然后令x=6,即可求出点C的纵坐标,又因点D(7,480),这样就可求出CD即BD的解析式,从而求出B点的坐标;
(3)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组第一次相遇后在B和D相距最远,在点B处时,x=4.9,求出此时的y-y,在点D有x=7,也求出此时的y-y,分别同25比较即可.
解答:解:(1)1.9;(2分)

(2)设直线EF的解析式为y=kx+b
∵点E(1.25,0)、点F(7.25,480)均在直线EF上
1.25k+b=0
7.25k+b=480
(3分)
解得
k=80
b=-100
∴直线EF的解析式是y=80x-100;(4分)
∵点C在直线EF上,且点C的横坐标为6,
∴点C的纵坐标为80×6-100=380;
∴点C的坐标是(6,380);(5分)
设直线BD的解析式为y=mx+n;
∵点C(6,380)、点D(7,480)在直线BD上,
6m+n=380
7m+n=480
;(6分)
解得
m=100
n=-220
;∴BD的解析式是y=100x-220;(7分)
∵B点在直线BD上且点B的横坐标为4.9,代入y得B(4.9,270),
∴甲组在排除故障时,距出发点的路程是270千米.(8分)

(3)符合约定;
由图象可知:甲、乙两组第一次相遇后在B和D相距最远.
在点B处有y-y=80×4.9-100-(100×4.9-220)=22千米<25千米(10分)
在点D有y-y=100×7-220-(80×7-100)=20千米<25千米(11分)
∴按图象所表示的走法符合约定.(12分)
点评:本题是依据函数图象提供的信息,解答相关的问题,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是中考的常见题型,其关键是认真观察函数图象、结合已知条件,正确地提炼出图象信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15、2008年5月12日下午的那一场大地震,让四川汶川县多少孩子失去校园,学习用品也被掩埋在废墟当中.为了让灾区的孩子能早日返回学校读书,本市某班全体同学在“献爱心”活动中,都捐了图书,捐书的情况如下表:
根据题目中的所给条件回答下列问题:
该班学生共有
45
名;全班一共捐献了
405
册图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自从2008年5月12日我国四川地区发生特大地震以来,全国人民“众志成城 抗震救灾”,纷纷捐款献爱心,在某校的一次捐款活动中,九年级(1)班30名学生捐款情况如下表:
 捐款(单位:元)  20  50  100 150  200 
 人数  4  12  9  3  2
求:(1)该班平均每人捐款多少元?
(2)补全右图所示的捐款人数比例的扇形统计图;
(3)请你根据以上信息发表自己的一个见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10、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0级强烈地震,给灾区带来了深重灾难,全世界人民时刻关注着灾区人民,踊跃为灾区人民捐款.截至2008年9月,共接收国内外社会各界捐赠款物总计约594亿元,请你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捐款数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地区发生里氏8.0级大地震,海南省共向灾区捐款捐物共计50140.9万元,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可表示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