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 O 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
( 1 ) 如图 1 , 若∠ BOD=35° , 则∠ AOC= ; 若∠AOC=135°, 则∠BOD= ;
(2)如图2,若∠AOC=140°,则∠BOD= ;
(3)猜想∠AOC 与∠BOD 的大小关系,并结合图1说明理由.
(4)三角尺 AOB 不动,将三角尺 COD 的 OD 边与 OA 边重合,然后绕点 O 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当∠A OD(0°<∠AOD<90°)等于多少度时,这两块三角尺各有一条边互相垂直,直接写出∠AOD 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不用说明理由.
【答案】(1)145°,45°;(2)40°;(3)∠AOC 与∠BOD 互补,理由详见解析;(4)∠AOD 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为:30°、45°、60°、75°.
【解析】
(1)由于是两直角三角形板重叠,根据∠AOC=∠AOB+∠COD-∠BOD可分别计算出∠AOC、∠BOD的度数;
(2)根据∠BOD=360°-∠AOC-∠AOB-∠COD计算可得;
(3)由∠AOD+∠BOD+∠BOD+∠BOC=180°且∠AOD+∠BOD+∠BOC=∠AOC可知两角互补;
(4)分别利用OD⊥AB、CD⊥OB、CD⊥AB、OC⊥AB分别求出即可.
解:(1)若∠BOD=35°,∵∠AOB=∠COD=90°,
∴∠AOC=∠AOB+∠COD﹣∠BOD=90°+90°﹣35°=145°, 若∠AOC=135°,
则∠BOD=∠AOB+∠COD﹣∠AOC=90°+90°﹣135°=45°;
(2)如图 2,若∠AOC=140°,
则∠BOD=360°﹣∠AOC﹣∠AOB﹣∠COD=40°;
(3)∠AOC 与∠BOD 互补.
∵∠AOD+∠BOD+∠BOD+∠BOC=180°.
∵∠AOD+∠BOD+∠BOC=∠AOC,
∴∠AOC+∠BOD=180°,
即∠AOC 与∠BOD 互补.
(4)OD⊥AB 时,∠AOD=30°,
CD⊥OB 时,∠AOD=45°,
CD⊥AB 时,∠AOD=75°,
OC⊥AB 时,∠AOD=60°,
即∠AOD 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为:30°、45°、60°、75°;
故答案为:(1)145°,45°;(2)40°.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我们学习过的数学教科书中,有一个数学活动,其具体操作过程是:
第一步:对折矩形纸片ABCD,使AD与BC重合,得到折痕EF,把纸片展开(如图①);
第二步:再一次折叠纸片,使点A落在EF上,并使折痕经过点B,得到折痕BM,同时得到线段BN(如图②).
如图②所示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请解答以下问题:
(Ⅰ)设直线BM的解析式为y=kx,求k的值;
(Ⅱ)若MN的延长线与矩形ABCD的边BC交于点P,设矩形的边AB=a,BC=b;
(i)若a=2,b=4,求P点的坐标;
(ii)请直接写出a、b应该满足的条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在数轴上所对应的数为﹣2.
(1)点B在点A右边距A点4个单位长度,求点B所对应的数;
(2)在(1)的条件下,点A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 B 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右运动,当点A运动到﹣6所在的点处时,求A,B两点间距离.
(3)在(2)的条件下,现A点静止不动,B点再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沿数轴向左运动时,经过多长时间A,B两点相距4个单位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y1=x+1与双曲线(k>0)相交于点A、B,已知点A坐标(2,m).
(1)求k的值;
(2)求点B的坐标,并观察图象,写出当时,x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用火柴棒摆出一列正方形图案,第①个图案用了 4 根,第②个图案用了 12 根,第③个图案用了 24 根,按照这种方式摆下去,摆出第⑥个图案用火柴棒的根数是( )
A. 84 B. 81 C. 78 D. 7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将一点(横坐标与纵坐标不相等)的横坐标与纵坐标互换后得到的点叫这一点的“互换点”,如(﹣3,5)与(5,﹣3)是一对“互换点”.
(1)任意一对“互换点”能否都在一个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为什么?
(2)M、N是一对“互换点”,若点M的坐标为(m,n),求直线MN的表达式(用含m、n的代数式表示);
(3)在抛物线y=x2+bx+c的图象上有一对“互换点”A、B,其中点A在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上,直线AB经过点P(
,
),求此抛物线的表达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菱形纸片ABCD中,AB=2,∠A=60°,将菱形纸片翻折,使点A落在CD的中点E处,折痕为FG,点F,G分别在边AB,AD上,则EF的长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连续的奇数1、3、5、7、9,……排成如下的数表:
(1)十字框中的5个数的和与中间的数23有什么关系?若将十字框上下左右平移,可框住另外5个数,这5个数还有这种规律吗?
(2)设十字框中中间的数为a,用含a的式子表示十字框中的其他四个数;
(3)十字框中的5个数的和能等于2018吗?若能,请写出这5个数;若不能,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