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012•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点P(3,0),⊙P是以点P为圆心,2为半径的圆,若一次函数y=kx+b的图象过点A(-1,0)且与⊙P相切,则k+b的值为
±
2
3
3
±
2
3
3
分析: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当直线AB与圆P相切,切点为B点且B在第一象限时,连接PB,由AB为圆P的切线,利用切线的性质得到AB垂直于BP,可得出三角形ABP为直角三角形,由A和P的坐标求出OA与OP的长,用OA+OP求出AP的长,可得出BP等于AP的一半,根据直角三角形中一直角边等于斜边的一半,可得出此直角边所对的角为30°,得到∠BAP为30°,在直角三角形AOC中,由C的坐标求出OC的长,利用锐角三角函数定义表示出tan30°,将OA的值并利用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化简,求出OC的长,确定出C的坐标,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将A和C的坐标代入得到关于k与b的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方程组的解得到k与b的值,进而求出k+b的值;当直线AB与圆P相切,B为切点,且B在第二象限时,同理求出k+b的值,综上,得到满足题意k+b的值.
解答:解:根据题意画出相应的图形,如图所示:

当直线AB与圆P相切,设切点为B点,且切点B在第一象限时,
连接PB,由AB为圆P的切线,得到BP⊥AB,
又∵A(-1,0),P(3,0),
∴OA=1,OP=3,又BP=2,
则AP=OA+OP=1+3=4,
在Rt△ABP中,BP=
1
2
AP,
可得出∠BAP=30°,
在Rt△ACO中,OA=1,∠BAP=30°,
∴tan∠BAP=tan30°=
OC
OA
=OC,
∴OC=
3
3
,即C(0,
3
3
),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b,将A和C的坐标代入得:
-k+b=0
b=
3
3

解得:
k=
3
3
b=
3
3

∴k+b=
2
3
3

当直线AB与圆P相切时,切点B在第四象限时,同理得到k=b=-
3
3

可得k+b=-
2
3
3

综上,k+b=±
2
3
3

故答案为:±
2
3
3
点评:此题考查了切线的性质,含30°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利用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解析式,锐角三角函数定义,以及坐标与图形性质,利用了数形结合及分类讨论的思想,熟练掌握切线的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动点P在正比例函数y=x的图象上,点P的横坐标为m(m>0),以点P为圆心,
5
m为半径的圆交x轴于A、B两点(点A在点B的左侧),交y轴于C、D两点(点D在点C的上方).点E为平行四边形DOPE的顶点(如图).
(1)写出点B、E的坐标(用含m的代数式表示);
(2)连接DB、BE,设△BDE的外接圆交y轴于点Q(点Q异于点D),连接EQ、BQ,试问线段BQ与线段EQ的长是否相等?为什么?
(3)连接BC,求∠DBC-∠DBE的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常州)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和△DEF的顶点坐标分别为A(1,0)、B(3,0)、C(2,1)、D(4,3)、E(6,5)、F(4,7).
按下列要求画图:以O为位似中心,将△ABC向y轴左侧按比例尺2:1放大得△ABC的位似图形△A1B1C1,并解决下列问题:
(1)顶点A1的坐标为
(-2,0)
(-2,0)
,B1的坐标为
(-6,0)
(-6,0)
,C1的坐标为
(-4,-2)
(-4,-2)

(2)请你利用旋转、平移两种变换,使△A1B1C1通过变换后得到△A2B2C2,且△A2B2C2恰与△DEF拼接成一个平行四边形(非正方形),写出符合要求的变换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常州)在一个不透明的口袋里装有白、红、黑三种颜色的小球,其中白球2只,红球1只,黑球1只,它们除了颜色之外没有其它区别,从袋中随机地摸出1只球,记录下颜色后放回搅匀,再摸出第二只球并记录颜色,求两次都摸出白球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常州模拟)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ABC进行循环往复的轴对称或中心对称变换,若原来点A坐标是(a,b),则经过第2012次变换后所得的A点坐标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