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动点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
次从原点运动到点
,第
次接着运动到点
,第
次接着运动到点
,
按这样的运动规律,经过第
次运动后,动点
的坐标是( )
A. B.
C.
D.
【答案】B
【解析】
根据已知提供的数据从横纵坐标分别分析得出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这一规律,进而求出即可.
解:根据动点P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按图中箭头所示方向运动,第1次从原点运动到点(1,1),
第2次接着运动到点(2,0),第3次接着运动到点(3,2),
∴第4次运动到点(4,0),第5次接着运动到点(5,1),…,
∴横坐标为运动次数,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横坐标为2019,
纵坐标为1,0,2,0,每4次一轮,
∴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纵坐标为:2019÷4=504余3,
故纵坐标为四个数中第3个,即为2,
∴经过第2019次运动后,动点P的坐标是:(2019,2),
故选:B.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B是圆O的直径,点C、D在圆O上,且AD平分∠CAB.过点D作AC的垂线,与AC的延长线相交于E,与AB的延长线相交于点F.
求证:EF与圆O相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美丽的赤城湖水库是蓬溪县“天蓝水绿山青”的真实写照.如图,赤城湖水库的大坝横截面是一个梯形,坝顶宽CD=4m,坝高3m,斜坡AD的坡度为1:2.5,斜坡BC的坡度为1:1.5,若大坝长200m,求大坝所用的土方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左右并排的两颗大树的高度分别是AB=8米,CD=12米,两树的水平距离BD=5米,一观测者的眼睛高EF=1.6米,且E、B、D在一条直线上,当观测者的视线FAC恰好经过两棵树的顶端时,四边形ABDC的区域是观测者的盲区,则此时观测者与树AB的距离EB等于( )
A.8米 B.7米 C.6米 D.5米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厂从2011年起开始投入技改资金,经技术改进后,其产品的生产成本不断降低,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
年度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投入技改资金 | 2.5 | 3 | 4 | 4.5 |
产品成本 | 7.2 | 6 | 4.5 | 4 |
(1)请认真分析表中的数据,从你学过的一次函数和反比例函数中确定哪种函数能表示其变化规律,并求出它的表达式;
(2)按照这种变化规律,2015年已投入技改资金5万元.
①预计产品成本每件比2014年降低多少万元?
②如果打算在2015年把每件产品的成本降低到3.2万元,那么还需投入技改资金多少万元?(精确到0.01万元)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友情提示:
,
,
.
(1)①若,则
的度数为__________;
②若,则
的度数为__________.
(2)由(1)猜想与
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且点
在直线
的上方时,当这两块角尺有一组边互相平行时,请直接写出
角度所有可能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M是△ABC的边BC的中点,AN平分∠BAC,BN⊥AN于点N,延长BN交AC于点D,已知AB=10,BC=15,MN=3
(1)求证:BN=DN;
(2)求△ABC的周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1)(方法回顾)证明:三角形中位线定理.
已知:如图1,中,D、E分别是AB、AC的中点.
求证:,
.
证明:如图1,延长DE到点F,使得,连接CF;
请继续完成证明过程;
(2)(问题解决)
如图2,在矩形ABCD中,E为AD的中点,G、F分别为AB、CD边上的点,若,
,
,求GF的长.
(3)(思维拓展)
如图3,在梯形ABCD中,,
,
,E为AD的中点,G、F分别为AB、CD边上的点,若
,
,
,求GF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