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7.在△ABC中,AH⊥BC于点H,点P从B点开始出发向C点运动,在运动过程中,设线段AP的长为y,线段BP的长为x(如图1),而y关于x的函数图象如图2所示.Q (1,$\sqrt{3}$)是函数图象上的最低点.小明仔细观察图1,图2两图,作出如下结论:①AB=2;②AH=$\sqrt{3}$;③AC=2$\sqrt{7}$;④x=2时,△ABP是等腰三角形;⑤若△ABP为钝角三角形,则0<x<1;其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填写序号).

分析 (1)当x=0时,y的值即是AB的长度;
(2)图乙函数图象的最低点的y值是AH的值;
(3)在直角△ACH中,由勾股定理来求AC的长度;
(3)当点P运动到点H时,此时BP(H)=1,AH=$\sqrt{3}$,在Rt△ABH中,可得出∠B=60°,则判定△ABP是等边三角形,故BP=AB=2,即x=2
(5)分两种情况进行讨论,①∠APB为钝角,②∠BAP为钝角,分别确定x的范围即可.

解答 解:(1)当x=0时,y的值即是AB的长度,故AB=2,故①正确;
(2)图乙函数图象的最低点的y值是AH的值,故AH=$\sqrt{3}$,故②正确;
(3)如图乙所示:BC=6,BH=1,则CH=5.
又AH=$\sqrt{3}$,
∴直角△ACH中,由勾股定理得:AC=$\sqrt{A{H}^{2}+C{H}^{2}}$=$\sqrt{3+25}$=2$\sqrt{7}$,故③正确;
(4)在Rt△ABH中,AH=$\sqrt{3}$,BH=1,tan∠B=$\sqrt{3}$,则∠B=60°.
又△ABP是等腰三角形,
∴△ABP是等边三角形,
∴BP=AB=2,即x=2.
故④正确;
(5)①当∠APB为钝角时,此时可得0<x<1;
②当∠BAP为钝角时,过点A作AP⊥AB,
则BP=$\frac{AB}{cos∠B}$=4,
即当4<x≤6时,∠BAP为钝角.
综上可得0<x<1或4<x≤6时△ABP为钝角三角形,故⑤错误.
故答案为:①②③④.

点评 此题考查了动点问题的函数图象,有一定难度,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结合图象及函数图象得出AB、AH的长度,第三问推知△ABP是等边三角形是解题的难点.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6.已知△ABC,A(-3,2),B(1,1),C(-1,-2),现将△ABC平移,使点A到点(1,-2)的位置上,则点C的坐标为(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8.如图(1),在直角梯形ABCD中,AB∥DC,∠B=90°,动点P从点B出发,沿梯形的边由B→C→D→A运动,设点P运动的路程为x,△ABP的面积为y,把y看作x的函数,函数的图象如图(2)所示,则△ABC的面积为1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在△ABC中,AC=BC,∠C=90°,直线l⊥AB,直线l从点A开始向右作匀速平行移动,设直线l移动的时间为t,扫过△ABC的面积(图中阴影部分)为S,则下列各图中,能够反映S关于t的函数关系的大致图象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2.如图所示,将两个长为2、宽为1的长方形ABCD和CEFD拼在一起,构成一个大的正方形ABEF.现将右侧的小长方形CEFD绕点C顺时针旋转至CE′F′D′,旋转角为α.
(1)如图,若0°<α<90°,求证:BD′=E′D;
(2)先延长CB到H,使BH=BC,再将小长方形CEFD绕点C顺时针旋转一周,请你判断在旋转的过程中,△DCD′与△HCD′能否全等?若能,直接写出旋转角α的值;若不能,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如图:点A、B、C、D为⊙O上的四等分点,动点P从圆心O出发,沿O-C-D-O的路线做匀速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APB的度数为y.则下列图象中表示y与t之间函数关系最恰当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9.某种商品每件的进价为30元,在某段时间内若以每件x元出售,可卖出(100-x)件,则将每件的销售价定为65元时,可获得最大利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如图,AD是⊙O的直径,AB为⊙O的弦,OP⊥AD,OP与AB的延长线交于点P.点C在OP上,且BC=PC.
(1)求证:直线BC是⊙O的切线;
(2)若OA=3,AB=2,求BP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ABC中,∠C=90°,AC=BC,点M,N分别在AC,BC上,将△ABC沿MN折叠,顶点C恰好落在斜边上的P点.

(1)如图1,当MN∥AB时,①求证:AM=MC;②$\frac{PA}{PB}=\frac{CM}{CN}$;
(2)如图2,当MN与AB不平行时,$\frac{PA}{PB}=\frac{CM}{CN}$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