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题目】已知:如图,在等边中,,且外角平分线于点.

1)当点中点时,试说明的数量关系;

2)当点不是中点时,试说明的数量关系.

【答案】1,见解析.(2,见解析.

【解析】

1AD=DE.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DF=BFD=60°,于是得到BDF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AFD≌△DCE即可得到结论;
2AD=DE.由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和平行线的性质得到∠BDF=BFD=60°,于是得到BDF是等边三角形,再证明AFD≌△DCE即可得到结论;

1)结论:AD=DE,理由如下:
如图: 过点DDFAC,交AB于点F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B=ACB=ABC=60°
又∵DFAC
∴∠BDF=ACB=60°
∴△BDF是等边三角形,
DF=BD,∠BFD=60°
BD=CD
DF=CD
∴∠AFD=120°
EC是外角的平分线,∴∠ACE=60°,
∴∠DCE=∠ACB+∠ACE=120°=AFD
∵∠ADB=ADC=90°
∴∠ADF=EDC=30°
AFDEDC中,

∴△AFD≌△DCEASA),
AD=DE
2)结论:AD=DE;理由如下:
如图2,过点DDFAC,交AB于点F

∵△ABC是等边三角形,
AB=BC,∠B=ACB=ABC=60°
又∵DFAC
∴∠BDF=ACB=60°
∴△BDF是等边三角形,∴BF=BD,∠BFD=60°
AF=CD,∠AFD=120°
EC是外角的平分线,∴∠ACE=60°,
∴∠DCE=∠ACB+∠ACE=120°=AFD
∵∠ADCABD的外角,
∴∠ADC=B+FAD=60°+FAD
∵∠ADC=ADE+EDC=60°+EDC
∴∠FAD=EDC
AFD和△DCE中,

∴△AFD≌△DCEASA),
AD=DE.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某校团委为积极参与陶行知杯.全国书法大赛现场决赛向学校学生征集书画作品今年3月份举行了书画比赛初赛初赛成绩评定为ABCDE五个等级.该校七年级书法班全体学生参加了学校的比赛并将比赛结果绘制成如下两幅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该校七年级书法班共有 名学生扇形统计图中C等级所对应扇形的圆心角等于 并补全条形统计图

(2)A等级的4名学生中有2名男生,2名女生现从中任意选取2名学生参加陶行知杯.全国书法大赛现场决赛请你用列表法或画树状图的方法求出恰好选到1名男生和1名女生的概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ABC 中,AB=3AC=4BC=5P 为边 BC 上一动点,PEAB EPFAC FM EF 中点,则 AM 的最小值为(

A.1B.1.3C.1.2D.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依次连接边长为1的小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二个小正方形,再依次连接第二个小正方形各边的中点得到第三个小正方形,按这样的规律第2019个小正方形的面积为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古希腊著名的毕达哥拉斯学派把13610…这样的数称为三角形数,而把14916…这样的数称为正方形数.观察下面的点阵图和相应的等式,探究其中的规律:

1)下图反映了任何一个三角形数是如何得到的,认真观察,并在④后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等式;

2)通过猜想,写出(1)中与第八个点阵相对应的等式 

3)从下图中可以发现,任何一个大于1正方形数都可以看作两个相邻三角形数之和.结合(1)观察下列点阵图,并在⑤看面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等式.

4)通过猜想,写出(3)中与第n个点阵相对应的等式 

5)判断256是不是正方形数,如果不是,说明理由;如果是,256可以看作哪两个相邻的三角形数之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在矩形ABCDAB=1BC=2EADED=2AE

1求证ABC∽△EAB

2ACBE交于点HHC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圆上有五个点,这五个点将圆分成五等份(每一份称为一段弧长),把这五个点按顺时针方向依次编号为12345,若从某一点开始,沿圆周顺时针方向行走,点的编号是数字几,就走几段弧长,则称这种走法为一次“移位”.如:小明在编号为3的点,那么他应走3段弧长,即从3451为第一次“移位”,这时他到达编号为1的点,然后从12为第二次“移位”.若小明从编号为4的点开始,第2020次“移位”后,他到达编号为______的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小刘同学在一次课外活动中,用硬纸片做了两个直角三角形,在中,;在中,.图①是小刘同学所做的一个数学探究:他将的直角边的斜边重合在一起,并将沿方向移动.在移动过程中,两点始终在边上(移动开始时点与点重合).

(1)在沿方向移动的过程中,小刘发现:两点间的距离逐渐 ;连接后,的度数逐渐 .(填“不变”、“变大”或“变小”);

(2)小刘同学经过进一步地研究,编制了如下问题:

问题①:如图②,当的连线与平行时,求平移距离的长;

问题②:如图③,在的移动过程中,的值是否为定值?如果是,请求出此定值;如果不是,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问题呈现:如图1,点E、F、G、H分别在矩形ABCD的边AB、BC、CD、DA上,AE=DG,求证:2S四边形EFGH=S矩形ABCD(S表示面积)

实验探究:某数学实验小组发现:若图1AH≠BF,点GCD上移动时,上述结论会发生变化,分别过点E、GBC边的平行线,再分别过点F、HAB边的平行线,四条平行线分别相交于点A1、B1、C1、D1,得到矩形A1B1C1D1

如图2,当AH>BF时,若将点G向点C靠近(DG>AE),经过探索,发现:2S四边形EFGH=S矩形ABCD+

如图3,当AH>BF时,若将点G向点D靠近(DG<AE),请探索S四边形EFGH、S矩形ABCD之间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迁移应用:

请直接应用实验探究中发现的结论解答下列问题:

如图4,点E、F、G、H分别是面积为25的正方形ABCD各边上的点,已知AH>BF,AE>DG,S四边形EFGH=11,HF=,求EG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