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9.矩形ABCD中,AD=5,AB=3,将矩形ABCD沿某直线折叠,使点A对应点A′落在线段BC上,再打开得到折痕EF.

(1)当A′与B重合时(如图1),EF=5;当折痕EF过点D时(如图2),求线段EF的长?
(2)观察图3和图4,
 ①利用图4,证明四边形AEA′F是菱形;
 ②设BA′=x,当x的取值范围是3≤x≤5时,四边形AEA′F是菱形.

分析 (1)由于矩形对折,于是EF=AD=5;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DC=AB=3,A′F=AD=5,在Rt△A′CF中利用勾股定理可计算出A′C=4,设AE=t,则BE=3-t,EA′=t,在Rt△EBA′中,利用勾股定理得(3-t)2+12=t2,解得t=$\frac{5}{3}$,然后在Rt△AEF中,利用勾股定理即可计算出EF;
(2)①根据折叠的性质得到EA=EA′,FA=FA′,∠AEF=∠A′EF,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EF=∠AFE,则有∠A′FE=∠A′EF,于是A′E=A′F,易得AE=EA′=A′F=FA,根据菱形的判定即可得到结论.
②当折痕FE过B点时,四边形AEA′F是正方形,BA′最小,此时BA′=BA=3;当点A的对应点A′落在C点时,BA′=5,于是得到x的取值范围是3≤x≤5,四边形AEA′F是菱形;

解答 解:(1)当A′与B重合时,如图1,把矩形对折,所以EF=AD=5.
故答案为:5;
如图2,DC=AB=3,A′F=AD=5,
在Rt△A′CF中,A′C=$\sqrt{A′{F}^{2}-F{C}^{2}}$=4,
设AE=t,则BE=3-t,EA′=t,
在Rt△EBA′中,BA′=BC-A′C=5-4=1,
∵BE2+BA′2=EA′2
∴(3-t)2+12=t2,解得t=$\frac{5}{3}$,
在Rt△AEF中,AE=$\frac{5}{3}$,AF=5,
∴EF=$\sqrt{(\frac{5}{3})^{2}+{5}^{2}}$=$\frac{5\sqrt{10}}{3}$;
(2)①如图4,∵△AEF沿EF折叠到△A′EF,
∴EA=EA′,FA=FA′,∠AEF=∠A′EF,
∵四边形ABCD为矩形,
∴AF∥EC,
∴∠A′EF=∠AFE,
∴∠A′FE=∠A′EF,
∴A′E=A′F,
∴AE=EA′=A′F=FA,
∴四边形AEA′F是菱形.
②当折痕FE过B点时,四边形AEA′F是正方形,BA′最小,此时BA′=BA=3;当点A的对应点A′落在C点时,BA′=5,于是得到x的取值范围是3≤x≤5,四边形AEA′F是菱形,
故答案为:3≤x≤5;

点评 本题考查了折叠的性质:折叠前后两图形全等,折痕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段.也考查了矩形的性质、勾股定理以及菱形的判定与性质.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S△AOB=18,且△AOB为等腰直角三角形,C为AB中点,过点C的直线l把△AOB面积分成5:1
(1)求直线AB解析式;
(2)求C点坐标;
(3)求直线l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图①是小明家、学校和游泳馆之间的位置关系示意图,某天放学后,小亮和小明同时从学校出发,小亮匀速步行前往游泳馆,小明先匀速步行回家取游泳用品,然后骑自行车原路返回,沿与小亮相同的路线前往游泳馆,小明骑自行车的速度始终不变,小亮和小明各自与学校的距离s(米)与所用时间t(分)之间的函数图象的如图②所示.
(1)小亮的速度为120米/分,a=3000;
(2)求小明骑自行车时s与t之间的函数关系式;
(3)直接写出小明和小亮相距900米时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l平行x轴,交y轴于点A,第一象限内的点B在l上,连结OB,动点P满足∠APQ=90°,PQ交x轴于点C.
(1)当动点P与点B重合时,若点B的坐标是(2,1),求PA的长.
(2)当动点P在线段OB的延长线上时,若点A的纵坐标与点B的横坐标相等,求PA:PC的值;
(3)在(2)的条件下,已知AB=3,OB:BP=3:1,求四边形AOCP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如图,已知点F的坐标为(3,0),点A、B分别是某函数图象与x轴、y轴的交点,点P是此图象上的一动点,设点P的横坐标为x,PF的长为d,且d与x之间满足关系:d=5-$\frac{3}{5}$x(0≤x≤5),则结论:①AF=2;②BF=4;③OA=5;④OB=3,正确结论的序号是(  )
A.①②③B.①③C.①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4.某校对该校八(1)班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数学成绩(成绩取整数,满分为100分,该班学生成绩均不低于50分)作了统计分析,绘制成如图频数分别直方图和频数、频率分别表,请你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分组49.5~59.559.5~69.569.5~79.579.5~89.589.5~100.5合计
频数2A2016450
频率0.040.160.400.32B1

(1)频数、频率分布表中a=8,b=0.08;(答案直接填在题中横线上 )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若该校八年级共有600名学生,且各个班级学生成绩分布基本相同,请估计该校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低于70分的学生人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阅读理解
    如图1,将△ABC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叠,剪掉重复部分;…;不断重复上述操作,若经过第n次操作,将余下部分沿∠BnAnC的平分线AnBn+1折叠,点Bn与点C刚好重合,则称△ABC是“可折叠三角形”.
    小丽同学打算探索一个三角形是“可折叠三角形”的规律是什么,于是她从简单情况入手,发现了两种特殊情形:
   
情形1:如图2,△ABC中,AB=AC,则△ABC沿顶角∠BAC的平分线AB1折叠点B与点C重合;
情形2:如图3,将△ABC沿∠BAC的平分线AB1折叠,剪掉重复部分;将余下部分沿∠B1A1C的平分线A1B2折叠,此时点B1与点C重合.
分析解答下列问题:
(1)在图3中,△ABC是“可折叠三角形”,∠B与∠C之间存在什么等量关系?∠B=2∠C.
(2)若经过三次折叠发现△ABC是“可折叠三角形”,请探究∠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并加以证明;
(3)请你猜想:若经过n次折叠发现△ABC是“可折叠三角形”,则∠B与∠C(不妨设∠B>∠C)之间的等量关系为∠B=n∠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8.若a,b为实数,且|a+$\frac{1}{2}$|+$\sqrt{b-2}$=0,则(ab)2014的值是(  )
A.-1B.±1C.0D.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cm,BC=8cm.如果点E由点B出发沿BC方向向点C匀速运动,同时点F由点D出发沿DA方向向点A匀速运动,它们的速度分别为2cm/s和1cm/s.FQ⊥BC,分别交AC、BC于点P和Q,设运动时间为t(s)(0<t<4).
(1)连结EF、DQ,若四边形EQDF为平行四边形,求t的值;
(2)连结EP,设△EPC的面积为ycm2,求y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求y的最大值;
(3)若△EPQ与△ADC相似,请直接写出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