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0.先化简,再求值:($\frac{{x}^{2}-y}{x}$-x-1)÷$\frac{{x}^{2}-{y}^{2}}{{x}^{2}-2xy+{y}^{2}}$,其中x,y满足y=$\sqrt{x-2}$+$\sqrt{2-x}$-3.

分析 原式括号中两项通分并利用同分母分式的减法法则计算,同时利用除法法则变形,约分得到最简结果,根据负数没有平方根求出x与y的值,代入计算即可求出值.

解答 解:原式=$\frac{{x}^{2}-y-x(x+1)}{x}$•$\frac{(x-y)^{2}}{(x+y)(x-y)}$=-$\frac{x+y}{x}$•$\frac{x-y}{x+y}$=-$\frac{x-y}{x}$,
由y=$\sqrt{x-2}$+$\sqrt{2-x}$-3,得到x=2,y=-3,
则原式=-$\frac{5}{2}$.

点评 此题考查了分式的化简求值,以及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0.如图,△ABC中,AB=7,AC=5,AD、AE分别是其角平分线和中线,过点C作CG⊥AD于F,交AB于G,连接EF,则线段EF的长为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取一张正方形的纸片进行折叠,具体操作过程如下:
第一步:如图1,先把正方形ABCD对折,折痕为MN.
第二步:点G在线段 MD上,将△GCD沿GC翻折,点D恰好落在MN上,记为点P,连接BP.
(1)判断△PBC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作点C关于直线AP的对称点C′,连接PC′、DC′.
①在图2中补全图形,并求出∠APC′的度数;
②猜想∠PC′D的度数,并加以证明;(温馨提示:当你遇到困难时,不妨连接AC′、CC′,研究图形中特殊的三角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计算:|-5|+$\sqrt{16}$-3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点P和点P'关于y=x轴对称,点Q和点P'关于R(a,0)中心对称,则称点Q是点P关于y=x轴,点R(a,0)的“轴中对称点”.

(1)如图1,已知点A(0,1).
①若点B是点A关于y=x轴,点G(3,0)的“轴中对称点”,则点B的坐标为(5,0);
②若点C(-3,0)是点A关于y=x轴,点R(a,0)的“轴中对称点”,则a=-1;
(2)如图2,⊙O的半径为1,若⊙O上存在点M,使得点M'是点M关于y=x轴,点T(b,0)的“轴中对称点”,且点M'在射线y=x-4(x≥4)上.
①⊙O上的点M关于y=x轴对称时,对称点组成的图形是圆;
②求b的取值范围;
(3)⊙E的半径为2,点E(0,t)是y轴上的动点,若⊙E上存在点N,使得点N'是点N关于y=x轴,点(2,0)的“轴中对称点”,并且N'在直线y=-$\frac{\sqrt{3}}{3}$x+3$\sqrt{3}$上,请直接写出t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分解因式:2am2-18a=2a(m+3)(m-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2.如图,点P为∠AOB平分线上的一点,PC⊥OB于点C,且PC=4,点P到OA的距离为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已知一个直角三角形纸片ACB,其中∠ACB=90°,AC=4,BC=3,E、F分别是AC、AB边上点,连接EF,将纸片ACB的一角沿EF折叠.
(1)如图①,若折叠后点A落在AB边上的点D处,且使S四边形ECBF=3S△AEF,则AE=$\frac{5}{2}$;
(2)如图②,若折叠后点A落在BC边上的点M处,且使MF∥CA.求AE的长;
(3)如图③,若折叠后点A落在BC延长线上的点N处,且使NF⊥AB.求AE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直线AB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与反比例函数y=$\frac{m}{x}$的图象在第二象限交于C,CE⊥x轴,垂足为点E,tan∠ABO=$\frac{1}{2}$,OB=4,OE=2.
(1)求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
(2)若点D是反比例函数图象在第四象限内的点,过点D作DF⊥y轴,垂足为点F,连接OD、BF.如果S△BAF=4S△DFO,求点D的坐标.
(3)若动点D在反比例函数图象的第四象限上运动,当线段DC与线段DB之差达到最大时,求点D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