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已知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3,5),B(1,$\frac{7}{3}$)两点.
(1)求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
(2)在x轴上找一点P使PA=PB,并求点P的坐标.
(3)在x轴上求一点Q,使三角形QAB的周长最小,并求出该三角形的最小周长.

分析 (1)设出一次函数的解析式y=kx+b,将点(-3,5)和(1,$\frac{7}{3}$)代入后联立求解可求出a和b的值,即得出了函数解析式;
(2)设出点P的坐标,表示出PA,PB,用PA=PB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3)先找出点Q的位置,进而最小周长为AB'+AB.

解答 解:(1)设直线AB解析式为y=kx+b,
∵一次函数的图象经过A(-3,5),B(1,$\frac{7}{3}$)两点.
∴$\left\{\begin{array}{l}{-3k+b=5}\\{k+b=\frac{7}{3}}\end{array}\right.$,
∴$\left\{\begin{array}{l}{k=-\frac{2}{3}}\\{b=3}\end{array}\right.$,
∴一次函数的解析式为y=-$\frac{2}{3}$x+3.
(2)设点P(m,0),
∵A(-3,5),B(1,$\frac{7}{3}$),
∴PA=$\sqrt{(m+3)^{2}+25}$,PB=$\sqrt{(m-1)^{2}+\frac{49}{9}}$,
∵PA=PB,
∴$\sqrt{(m+3)^{2}+25}$=$\sqrt{(m-1)^{2}+\frac{49}{9}}$,
∴m=-$\frac{31}{9}$,
∴P(-$\frac{31}{9}$,0);
(3)如图,

作出点B(1,$\frac{7}{3}$)关于x轴的对称点B'(1,-$\frac{7}{3}$),
连接AB'与x轴的交点即为Q点,
∵A(-3,5),
∴AB'=$\sqrt{16+(5+\frac{7}{3})^{2}}$=2$\sqrt{157}$
∵A(-3,5),B(1,$\frac{7}{3}$)
∴AB=$\sqrt{16+\frac{64}{9}}$=4$\sqrt{13}$,
∴该三角形的最小周长=AQ+BQ+AB=AB'+AB=2$\sqrt{157}$+4$\sqrt{13}$.

点评 此题是一次函数综合题,主要考查了待定系数法,平面坐标系内,两点间的距离公式,最小值的确定方法,解本题的关键是用方程的思想解决几何图形问题,难点是最小值得确定.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3.如图,线段AB两个端点的坐标分别为A(6,6),B(8,2),以原点O为位似中心,在第一象限内将线段AB缩小为原来的$\frac{1}{2}$后得到线段CD,则端点D的坐标为(  )
A.(3,3)B.(4,1)C.(3,1)D.(4,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12.如图,在Rt△ABC中,∠C=90°,CD⊥AB,垂足为D,AD=4,DB=1,则CD的长为(  )
A.2B.$\sqrt{3}$C.$\sqrt{5}$D.$\sqrt{15}$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9.如图,AD是∠BAC的平分线,DE⊥AB于E,DF⊥AC于F,且DB=DC,求证:BE=C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在Rt△ABC和Rt△ABD中,∠C=∠BAD=90°,BD、AC交于点F,且AF=AD,作DE⊥AC于点E.
(1)求证:∠CBF=∠ABF;
(2)若AB-BC=4,AC=8,求BC的长;
(3)求证:AE=C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已知点P是反比例函数y=-$\frac{2\sqrt{3}}{x}$图象上一个动点,以P为圆心的圆始终与y轴相切,设切点为A.
(1)当⊙P运动到与x轴也相切于K点时,如图1,试判断四边形OAPK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2)当⊙P运动到与x轴相交于B、C两点时,且四边形ACBP为菱形,如图2,求A、B、C三点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3.在矩形ABCD中,BC=6,点E是AD边上一点,连接BE,∠ABE=30°,BE=DE,连接BD.点P在线段ED运动,过点P作PQ∥BD交BE于点Q.
(1)如图1,设PD=x,以P、Q、D三点为顶点所构成的三角形面积为y,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不要求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如图2,当点P运动到线段ED的中点时,连接QC,过点P作PF⊥QC,垂足为F,PF交对角线BD于点G,求线段PG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通过学习三角函数,我们知道在直角三角形中,一个锐角的大小与两条边长的比值相互唯一确定,因此边长与角的大小之间可以相互转化.类似的,可以在等腰三角形中建立边角之间的联系.我们定义:等腰三角形中底边与腰的比叫做顶角的正对(sad).如图①在△ABC中,AB=AC,顶角A的正对记作sadA,这时sadA=$\frac{底边}{腰}=\frac{BC}{AB}$.容易知道一个角的大小与这个角的正对值也是相互唯一确定的.根据上述角的正对定义,解下列问题:
(1)sad60°=1.
(2)对于0°<A<180°,∠A的正对值sadA的取值范围是0<sadA<2.
(3)如图②,Rt△ABC中,已知sinA=$\frac{3}{5}$,其中∠A为锐角,试求sadA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如图是小强用八块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一个几何体,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观察这个几何体,请你在下面相应的位置分别画出你所看到的几何体的形状图(在答题卡上画完图后请用黑色签字笔描图)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