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7、如图,直线MN不与正方形的边相交且经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D,AM⊥MN于M,CN⊥MN于N,BR⊥MN于R.
(1)求证:△ADM≌△DCN:
(2)求证:MN=AM+CN;
(3)试猜想BR与MN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猜想.
分析:此题分三问进行,三问都与三角形全等直接相关,所以要紧扣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进行思考.
(1)要证△ADM≌△DCN,由于它们都是直角三角形,所以首先有直角相等,又由ABCD是正方形有AD=DC,再找一个条件即可,而由图形很容易分析得出∠ADM=∠DCN;
(2)的关键是合理添加辅助线,通过等量代换等到结论;
(3)首先结合前面的结论再结合图形合理猜想,然后再结合前面的结论认真推理,细致证明即可.
解答:(1)证明:
∵AM⊥MN于点M,CN⊥MN于点N(已知),
∴∠AMD=∠DNC=90°(垂直的定义).
∴∠MAD+∠MDA=180°-90°=90°(三角形内角和定理).
∵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已知),
∴∠ADC=90°,AD=DC.
∴∠MDA+∠NDC=180°-90°=90°(平角的定义).
∴∠MAD+∠MDA=∠NDC+∠NCD.
∴∠MAD=∠NDC.
在△AMB和△DNC中,
∵∠AMD=∠DNC,∠MAD=∠NDC,AD=DC,
∴△AMD≌△DNC(AAS).

(2)证明:由(1)△AMD≌△DNC,
∴AM=DN,MD=NC.(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MD+DN=AM+CN.
即MN=AM+CN.

(3)猜想BR=MN.
证明如下:
作AE⊥BR于E.
∵BR⊥MN,CN⊥MN(已知)
∴BR∥CN(垂直于同一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
∴∠1=∠2(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又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AB⊥BC,DC⊥BC,
∴∠ABE=∠DCN=90°-∠1,
在△ABE和△DCN中,AB=DC,∠ABE=∠DCN,∠AEB=∠DNC=90°
∴△ABE≌△DCN(AAS)
由(1)△ADM≌△DCN
∴△ABE≌△ADM
∴AM=AE(全等三角形对应边相等).
又AE∥MR,AM∥ER,
∴BR=BE+ER=CN+AM=DM+DN=MN.
点评:此题三问紧密相连,第一问正确解出后,后两顺理成章求出来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直线l:y=
3
3
x+
3
3
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C,以点A(1,0)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作⊙A,分别交x轴、y轴正半轴于点D、E,直线l与⊙A交于点F,分别过点B、F作⊙A的切线交于点M.
精英家教网(1)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
(2)求直线MF的解析式;
(3)若点P是
BEF
上任意一点(不与B、F重合).连接BP、FP.过点M作MN∥PF,交直线l于点N.设PB=a,MN=b,求b与a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a的取值范围;
(4)若将(3)中的条件点P是
BEF
上任意一点,改为点P是⊙A上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当点P在⊙A上的什么位置时,△BMN为直角三角形,并写出此时点N的坐标.(第(4)问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或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直线MN分别与x轴正半轴、y轴正半轴交于点M、N,且OM=6cm,∠OMN=30°,等边△ABC的顶点B与原点O重合,BC边落在x轴的正半轴上,点A恰好落在线段MN上,如图2,将等边△ABC从图1的位置沿x轴正方向以1cm/s的速度平移,边AB、AC分别与线段MN交于点E、F,在△ABC平移的同时,点P从△ABC的顶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折线B→A→C运动,当点P达到点C时,点P停止运动,△ABC也随之停止平移.设△ABC平移时间为t(s),△PEF的面积为S(cm2).
(1)求等边△ABC的边长;
(2)当点P在线段BA上运动时,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3)点P沿折线B→A→C运动的过程中,是否在某一时刻,使△PEF为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此时t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Rt△ABC斜边上的高为2.4,将这个直角三角形放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使其斜边AB与x轴重合,直角顶点C落在y轴正半轴上,点A的坐标为(-1.8,0).
(1)求点B的坐标和经过点A、B、C的抛物线的关系式;
(2)如图①,点M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B重合),MN∥AC,交线段BC于点N,MP∥BC,交线段AC于点P,连接PN,△MNP是否有最大面积?若有,求出△MNP的最大面积;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3)如图②,直线l是经过点C且平行于x轴的一条直线,如果△ABC的顶点C在直线l上向右平移m,(2)中的其它条件不变,(2)中的结论还成立吗?请说明理由.
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4年全国中考数学试题汇编《一次函数》(04)(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4•沈阳)如图,直线l:y=x+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C,以点A(1,0)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作⊙A,分别交x轴、y轴正半轴于点D、E,直线l与⊙A交于点F,分别过点B、F作⊙A的切线交于点M.
(1)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
(2)求直线MF的解析式;
(3)若点P是上任意一点(不与B、F重合).连接BP、FP.过点M作MN∥PF,交直线l于点N.设PB=a,MN=b,求b与a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a的取值范围;
(4)若将(3)中的条件点P是上任意一点,改为点P是⊙A上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当点P在⊙A上的什么位置时,△BMN为直角三角形,并写出此时点N的坐标.(第(4)问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或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4年辽宁省沈阳市中考数学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2004•沈阳)如图,直线l:y=x+与x轴、y轴分别交于点B、C,以点A(1,0)为圆心,以AB的长为半径作⊙A,分别交x轴、y轴正半轴于点D、E,直线l与⊙A交于点F,分别过点B、F作⊙A的切线交于点M.
(1)直接写出点B、C的坐标;
(2)求直线MF的解析式;
(3)若点P是上任意一点(不与B、F重合).连接BP、FP.过点M作MN∥PF,交直线l于点N.设PB=a,MN=b,求b与a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a的取值范围;
(4)若将(3)中的条件点P是上任意一点,改为点P是⊙A上任意一点,其它条件不变.当点P在⊙A上的什么位置时,△BMN为直角三角形,并写出此时点N的坐标.(第(4)问直接写出结果,不要求证明或计算过程)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