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0.已知,AB∥DE,CM平分∠BCE,CN⊥CM.
(1)如图1,求证:∠B=2∠DCN;
(2)如图2,∠B和∠DCN的数量关系是∠B=2∠DCN;

分析 (1)根据题目中的信息可以得到∠B与2∠DCN之间的关系,从而可以证明结论成立;
(2)根据(1)中的结论可以解答本题.

解答 (1)证明:∵AB∥DE,CM平分∠BCE,CN⊥CM,
∴∠B=∠BCD,∠BCM=∠MCE,∠MCN=90°,
∵∠DCN+∠NCB+∠BCM+∠MCE=90°,∠MCB+∠NCB=∠NCM,
∴∠DCN=∠NCB,
∴∠BCD=2∠DCN,
∴∠B=2∠DCN;
(2)由(1)中的结论可知:∠B=2∠DCN,
故答案为:∠B=2∠DCN.

点评 本题考查平行线的性质,解题的关键是明确题意,找出所求问题需要的条件.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BC是⊙O的直径,$\widehat{CD}$=$\widehat{DE}$,求证:OD∥BE.(请思考不同证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对于任意两点P1(x1,y1)与P2(x2,y2)的“非常距离”,给出如下定义:
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x1-x2|;
若|x1-x2|<|y1-y2|,则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y1-y2|.
例如:点P1(1,2),点P2(3,5),因为|1-3|<|2-5|,所以点P1与点P2的“非常距离”为|2-5|=3,也就是图1中线段P1Q与线段P2Q长度的较大值(点Q为垂直于y轴的直线P1Q与垂直于x轴的直线P2Q交点).

(1)已知点A(0,1),B为y轴上的一个动点,
①若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为3,写出一个满足条件的点B的坐标;
②直接写出点A与点B的“非常距离”的最小值;
(2)已知M是直线y=-$\frac{1}{2}$x-2上的一个动点,
①如图2,点N的坐标是(-2,0),求点M与点N的“非常距离”d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M的坐标;
②若P是坐标平面内的一个动点,且OP=$\frac{\sqrt{5}}{2}$,直接写出点M与点P的“非常距离”d的最小值及相应的点P和点M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如图.在△ABC中,∠C=90°,AB的垂直平分线交BC于点M,交AB于点N,若AC=4,CM=3,求S△AB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若方程组$\left\{\begin{array}{l}x+y=m+1\\ 2x+y=3\end{array}\right.$中,若未知数x、y满足x+y>5,则m的取值范围是(  )
A.m≥-4B.m>4C.m<-4D.m≤-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5.解关于x的方程:ax2-b=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小颖利用计算机画出了函数y=x3-3x2-x+4的图象(如图),根据图象,你能求得方程x3-3x2-x+4=0的近似根吗?请写出你的结果,并说出你的理由(结果保留小数点后一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9.计算
(1)(-19)+8.3                          
(2)(-3$\frac{1}{4}$)+(-2$\frac{1}{3}$)
(3)(-2$\frac{3}{4}$)-(-1$\frac{1}{2}$)                      
(4)3$\frac{2}{3}$-(-2$\frac{3}{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a,b,c是常数,且a>0)的图象经过点A(3,6),并与x轴相交于B、C两点(点B在点C右侧),且S△ABC=12,∠ACB=45°.
(1)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2)若D是线段AC上一点,且以D、O、C为顶点的三角形与△ABC相似,求点D的坐标;
(3)设直线y=1为直线l,将二次函数的图象在直线l下方的部分沿直线l翻折到直线l的上方,图象其余的部分不变,得到一个新图象,问是否存在与新图象恰有三个不同公共点且平行于AC的直线?若存在,请求出所有符合条件的直线的解析式;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