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阅读理解:

如图甲中的△ABC是直角三角形,∠C=90°.现将△ABC补成矩形,使△ABC的两个顶点为矩形一边的两个端点,第三个顶点落在矩形这一边的对边上,那么符合条件的矩形可以画出两个,如图所示.

  

解决问题:

(1)设图乙中的矩形ACBD和矩形AEFB的面积分别为S1S2,则S1________S2(填“>”,“=”或“<”);

(2)如图丙中的△ABC是锐角三角形,且三边满足BCACAB,按短文中的要求把它补成矩形,那么符合要求的矩形可以画出________个,并在下图中把符合要求的矩形画出来.

猜想证明:

(1)在图丙中所画出的矩形中,它们的面积之间具有怎样的关系?并说明你的理由;

(2)猜想图丙中所画的矩形的周长之间的大小关系

答案:
解析:

  解决问题:

  (1)=;  (2分)

  (2)3,  (3分)

  符合要求的矩形如下图所示.  (4分)

  猜想证明:

  (1)如上图中画出的矩形BCED、矩形ABEG和矩形AHIC的面积相等.

  理由:这三个矩形的面积都等于△ABC面积的2倍.  (6分)

  (2)以AB为边的矩形的周长最短,以BC为边的矩形的周长最长.  (8分)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29、先阅读理解两条正确结论,并用这两条结论完成应用与探究.阅读:
正确结论1.在图甲△ABC中,如果D是AB的中点,DE∥BC交AC于点E,那么E也是AC的中点,及DE是中位线.
正确结论2.在图乙梯形ABCD中,如果E为腰AB的中点且EF∥AD∥BC.那么F也是CD的中点,及EF是中位线.
应用:如图丙,已知,MN是平行四边形ABCD外的一条直线,AA′、BB′、CC′、DD′都垂直于MN,A′、B′、C′、D′为垂足.求证:AA′+CC′=BB′+DD′.
探究:如图丁,若直线MN向上移动,使点C在直线一侧,A、B、D三点在直线另一侧,则垂线段AA′、BB′、CC′、DD′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先对结论进行猜想,然后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7河北省课改试验区中考模拟数学试题2 题型:059

阅读与理解:

图甲是边长分别为ab(ab)的两个等边三角形纸片ABCDE叠放在一起(C重合)的图形.

操作与证明:

(1)操作:固定△ABC,将△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旋转30°,连结ADBE,如图乙;

在图乙中,线段BEAD之间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2)操作:若将图甲中的△DE,绕点C按顺时针方向任意旋转一个角度α,连结ADBE,如图丙;

在图丙中,线段BEAD之间具有怎样的大小关系?证明你的结论.

猜想与发现:

根据上面的操作过程,请你猜想当α为多少度时,线段AD的长度最大?是多少?当α为多少度时,线段AD的长度最小?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阅读理解

阅读理解:

我们把相似形的概念推广到空间:如果两个几何体大小不一定相等,但形状完全相同,就把它们叫做相似体..如图所示,甲、乙是两个不同的正方体,正方体都是相似体,它们的一切对应线段之比都等于相似比().设SS分别表示这两个正方体的表面积,则.又设VV分别表示这两个正方体的体积,则.

(1)下列几何体中,一定属于相似体的是______.

A.两个球体       B.两个圆锥体       C.两个圆柱体       D.两个长方体

(2)请归纳出相似体的三条主要性质:①相似体的一切对应线段(或弧)长的比等于________;②相似体表面积的比等于________;③相似体体积的比等于________.

(3)假定在完全正常发育的条件下,不同时期的同一个人的人体是相似体.一个小朋友上幼儿园时身高为1.1 m,体重为18 kg.到了初三时,身高为1.65 m,问他的体重是多少?(不考虑不同时期人体平均密度的变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2008年四川省乐山市沐川县中考数学一模试卷(解析版) 题型:解答题

先阅读理解两条正确结论,并用这两条结论完成应用与探究.阅读:
正确结论1.在图甲△ABC中,如果D是AB的中点,DE∥BC交AC于点E,那么E也是AC的中点,及DE是中位线.
正确结论2.在图乙梯形ABCD中,如果E为腰AB的中点且EF∥AD∥BC.那么F也是CD的中点,及EF是中位线.
应用:如图丙,已知,MN是平行四边形ABCD外的一条直线,AA′、BB′、CC′、DD′都垂直于MN,A′、B′、C′、D′为垂足.求证:AA′+CC′=BB′+DD′.
探究:如图丁,若直线MN向上移动,使点C在直线一侧,A、B、D三点在直线另一侧,则垂线段AA′、BB′、CC′、DD′之间存在什么关系?先对结论进行猜想,然后加以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