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目】如图,已知一条东西走向的河流,在河流对岸有一点A,小明在岸边点B处测得点A在点B的北偏东30°方向上,小明沿河岸向东走80m后到达点C,测得点A在点C的北偏西60°方向上,则点A到河岸BC的距离为 .
【答案】20 米
【解析】方法1、过点A作AD⊥BC于点D.
根据题意,∠ABC=90°﹣30°=60°,∠ACD=30°,
设AD=x米,
在Rt△ACD中,tan∠ACD= ,
∴CD= =
=
x,
在Rt△ABD中,tan∠ABC= ,
∴BD= =
=
x,
∴BC=CD+BD= x+
x=80
∴x=20
答:该河段的宽度为20 米.
故答案是:20 米.
方法2、过点A作AD⊥BC于点D.
根据题意,∠ABC=90°﹣30°=60°,∠ACD=30°,
∴∠BAC=180°﹣∠ABC﹣∠ACB=90°,
在Rt△ABC中,BC=80m,∠ACB=30°,
∴AB=40m,AC=40 m,
∴S△ABC= AB×AC=
×40×40
=800
,
∵S△ABC= BC×AD=
×80×AD=40AD=800
,
∴AD=20 米
答:该河段的宽度为20 米.
故答案是:20 米.
【考点精析】根据题目的已知条件,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和锐角三角函数的定义的相关知识可以得到问题的答案,需要掌握三角形的面积=1/2×底×高;锐角A的正弦、余弦、正切、余切都叫做∠A的锐角三角函数.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甲、乙两地相距300km,一辆货车和一辆轿车先后从甲地出发向乙地.如图,线段OA表示货车离甲地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折线BCDE表示轿车离甲地距离y(km)与时间x(h)之间的函数关系.请根据图象,解答下列问题:
(1)线段CD表示轿车在途中停留了 h;
(2)求线段DE对应的函数解析式;
(3)求轿车从甲地出发后经过多长时间追上货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甲、乙两动点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顶点,A,C同时沿正方形的边开始移动,甲点依顺时针方向环行,乙点依逆时针方向环行,若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4倍,则它们第2019次相遇在______边上(填AB,BC,CD或A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为了推动“龙江经济带”建设,我省某蔬菜企业决定通过加大种植面积、增加种植种类,促进经济发展.2017年春,预计种植西红柿、马铃薯、青椒共100公顷(三种蔬菜的种植面积均为整数),青椒的种植面积是西红柿种植面积的2倍,经预算,种植西红柿的利润可达1万元/公顷,青椒1.5万元/公顷,马铃薯2万元/公顷,设种植西红柿x公顷,总利润为y万元.
(1)求总利润y(万元)与种植西红柿的面积x(公顷)之间的关系式.
(2)若预计总利润不低于180万元,西红柿的种植面积不低于8公顷,有多少种种植方案?
(3)在(2)的前提下,该企业决定投资不超过获得最大利润的 在冬季同时建造A、B两种类型的温室大棚,开辟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测算,投资A种类型的大棚5万元/个,B种类型的大棚8万元/个,请直接写出有哪几种建造方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如图,AE、BF、DC是直线,B在直线AC上,E在直线DF上,∠1=∠2,∠A=∠F.
求证:∠C=∠D.
证明:因为∠1=∠2(已知),∠1=∠3( )
得∠2=∠3( )
所以AE//_______( )
得∠4=∠F( )
因为__________(已知)
得∠4=∠A
所以______//_______( )
所以∠C=∠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ABC中,AB=AC,点D是直线BC上一点(不与B、C重合),以AD为一边在AD的右侧作△ADE,使AD=AE,∠DAE=∠BAC,连接CE.
(1)如图一,若△ABC是等边三角形,且AB=AC=2,点D在线段BC上,
①求证:∠BCE+∠BAC=180°;
②当四边形ADCE的周长取最小值时,求BD的长.
(2)若∠BAC60° ,当点D在射线BC上移动,则∠BCE和∠BAC 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Rt△DOE,∠DOE=90°,OD=3,点D在y轴上,点E在x轴上,在△ABC中,点A,C在x轴上,AC=5.∠ACB+∠ODE=180°,∠ABC=∠OED,BC=DE.按下列要求画图(保留作图痕迹):
(1)将△ODE绕O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90°得到△OMN(其中点D的对应点为点M,点E的对应点为点N),画出△OMN;
(2)将△ABC沿x轴向右平移得到△A′B′C′(其中点A,B,C的对应点分别为点A′,B′,C′),使得B′C′与(1)中的△OMN的边NM重合;
(3)求OE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题目】给出下面两个定理:
①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个端点的距离相等;
②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
应用上述定理进行如下推理:
如图,直线l是线段MN的垂直平分线.
∵点A在直线l上,∴AM=AN.( )
∵BM=BN,∴点B在直线l上.( )
∵CM≠CN,∴点C不在直线l上.
这是∵如果点C在直线l上,那么CM=CN, ( )
这与条件CM≠CN矛盾.
以上推理中各括号内应注明的理由依次是 ( )
A. ②①① B. ②①②
C. ①②② D. ①②①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