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如图所示作点A关于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点P,则PA′+PB=2(A′M+BM),由BN∥MA′,可知$\frac{MA′}{A′P}=\frac{NB}{PB}=\frac{MA′+BN}{A′P+PB}=\frac{1}{2}$,从而可求得∠BPN=∠MPA′=30°,从而可求得∠APB=120°.
解答 解:如图所示:作点A关于l的对称点A′,连接A′B交l于点P.
由轴对称的性质可知;AP=PA′,
∵AP=PA′,
∴PA+PB=P′A+PB=A′P.
∵PA+PB最短为点A到直线l的距离与点B到直线L的距离之和的2倍,
∴$\frac{A′M+BN}{A′P+PB}=\frac{1}{2}$.
∵BN∥MA′,
∴$\frac{MA′}{A′P}=\frac{BN}{PB}=\frac{1}{2}$.
∴∠BPN=∠MPA′=30°,
∴∠APB=120°.
故答案为:120.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轴对称--最短路径问题,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比例的性质,利用特殊锐角三角函数值求得∠BPN=∠MPA′=30°是解题的关键.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7%=x% | B. | (1+12%)(1+7%)=2(1+x%) | C. | 12%+7%=2•x% | D. | (1+12%)(1+7%)=(1+x%)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A. | (-1,-2015) | B. | (1,2015) | C. | (-1,2015) | D. | (1,-201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