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5.某校为了备战2018体育中考,因此在八年级抽取了50名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测试,测试的情况绘制成表格如下:
个数162225282930353740424546
人数2171819521112
(1)通过计算算得出这50名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平均数是30,请写出这50名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众数和中位数,它们分别是28、28.
(2)学校根据测试数据规定八年级女学生“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合格标准为28次,已知该校五年级有女生250名,试估计该校五年级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合格人数是多少?

分析 (1)根据平均数的定义和众数、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可得;
(2)用样本中合格人数所占比例乘以总人数可得.

解答 解:(1)这50名女学生进行“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平均数是$\frac{1}{50}$×(16×2+22+25×7+28×18+29+30×9+35×5+37×2+40+42+45+46×2)=30,
众数为28,中位数为$\frac{28+28}{2}$=28,
故答案为:30、28、28;

(2)250×$\frac{18+1+9+5+2+1+1+1+2}{50}$=200(人),
答:估计该校五年级女生“一分钟仰卧起坐”的合格人数是200人.

点评 此题考查了数据统计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准确掌握和理解相关概念及其意义是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已知函数y=$\frac{1}{3}$x+1的图象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A、B.点C的坐标为(2,0).
(1)求直线BC的函数解析式.
(2)点E是直线AB上的一个点,且△AEC是直角三角形.求点E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17年6月5日是第46个“世界环境日”,为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某校组织该校2000名学生参加了“环保知识”竞赛,为了解“环保知识”的笔试情况,学校随机抽取了部分参赛同学的成绩,整理并绘制成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图表.
分数段频数频率
60≤x<70300.1
70≤x<8090n
80≤x<90m0.4
90≤x<100600.2
请你根据表中提供的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此次调查的样本容量为300;
(2)在表中:m=120,n=0.30;
(3)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4)如果比赛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为优秀,那么请你估计该校学生笔试成绩的优秀人数大约是1200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已知反比例函数y=$\frac{1-k}{x}$的图象经过点A(2,-4).
(1)求k的值;
(2)它的图象在第二、四象限内,在各象限内,y随x增大而增大;(填变化情况)
(3)当-2≤x≤-$\frac{1}{2}$时,求y的取值范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问题:用图1的方式测量桌子的高度,将两块完全一样的木块先按图1放置,再图2放置,测得的数据如图(单位:cm),请求出桌子的高度.
(1)若设木块长x cm,宽为y cm,桌高为z cm,根据题意可列方程组$\left\{\begin{array}{l}{x+z-y=70}\\{y+z-x=30}\end{array}\right.$,从而求出桌高z=50cm.
(2)通过(1)的计算我们发现:桌子的高度与两次测量的数据之和存在确定的数量关系,请写出这个结论,并根据图2利用平移等知识直观解释这一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学校举行了主题为“让历史照亮未来”的演讲比赛,其中代表七、八年级参赛的两队各10人的比赛成绩如下表(10分制):
七年级队789710109101010
八年级队10879810109109
(1)请直接写出七年级队成绩的中位数为9.5分,八年级队成绩的众数为10分;
(2)若七、八年级队的平均成绩均为9分,请分别计算七、八年级队的方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7.要使分式$\frac{3}{x-2}$有意义,则x的取值范围是(  )
A.x≠-2B.x>2C.x<2D.x≠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4.下列汉字中,不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5.如图所示,直线AB、CD相交于点O,且∠AOD+∠BOC=110°,则∠AOC的度数是(  )
A.110°B.115°C.120°D.12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