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5.问题背景:某课外学习小组在一次学习研讨中,得到了如下两个命题:
①如图a,在正三角形ABC中,M、N分别是AC、AB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60°,则BM=CN;
②如图b,在正方形ABCD中,M、N分别是CD、AD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90°,则BM=CN;
然后运用类比的思想提出了如下命题:
③如图c,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则BM=CN;
任务要求:
(1)请你从①,②,③三个命题中选择一个进行证明;(说明选①做对的得4分,选②做对的得3分,选③做对的得5分)
(2)请你继续完成下面的探索:
ⅰ、如图d,在正n(n≥3)边形ABCDEF…中,M、N分别是CD、D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试问当∠BON等于多少度时,结论BM=CN成立?(不要求证明)
ⅱ、如图e,在正五边形ABCDE中,M、N分别是DE、AE上的点,BM与CN相交于点O,若∠BON=108° 时,试问结论BM=CN是否还成立?若成立,请给予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分析 (1)正三角形ABC中,可通过全等三角形来证明BM=CN,由于∠BON=∠MBC+∠BCO=60°,而∠ACB=∠ACN+∠OCB=60°,因此∠ACN=∠MBC,又知道∠A=∠BCM=60°,AC=BC,因此△ACN≌△CBM,可得出BM=CN;正方形和正五边形的证明过程与正三角形的一样,都是通过全等三角形来得出线段的相等,证三角形的过程中都是根据∠BON和多边形的内角相等得出一组两三角形中的一组对应角相等,然后根据正多边形的内角和边相等,得出BCM和CND全等,进而得出BM=CN;
(2)①由(1)的证明过程可知道∠MON的度数应该是正多边形的内角的度数,当∠BON=$\frac{(n-2)×180°}{n}$时,结论BM=CN成立,
②可参照(1)先得出三角形BCD和CDE全等,然后通过证三角形CEN和BDM全等来得出结论,在证三角形CEN和BDM全等的过程中也是通过∠BON与正五边形的内角相等得出一组对应角相等,然后根据正五边形的内角减去第一对全等三角形中得出的相等角来得出另一组对应角相等,可通过△BCD≌△CDE得出CE=BD,那么可得出三角形CEN和BDM全等,由此可得证.

解答 解:(1)选命题①
在图a中,∵△ABC是正三角形,
∴BC=CA,∠BCM=∠CAN=60°.
∵∠BON=60°,
∴∠CBM+∠BCN=60°.
∵∠BCN+∠ACN=60°,
∴∠CBM=∠ACN.
∴△BCM≌△CAN(ASA).
∴BM=CN.

选命题②
在图b中∵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C=CD,∠BCM=∠CDN=90°.
∵∠BON=90°,
∴∠CBM+∠BCN=90°.
∵∠BCN+∠DCN=90°,
∴∠CBM=∠DCN.
∴△BCM≌△CDN(ASA).
∴BM=CN.

选命题③
在图c中,∵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
∴BC=CD,∠BCM=∠CDN=108°.
∵∠BON=108°,
∴∠CBM+∠BCN=108°.
∵∠BCN+∠DCN=108°,
∴∠CBM=∠DCN.
∴△BCM≌△CDN(ASA).
∴BM=CN.

(2)①当∠BON=$\frac{(n-2)×180°}{n}$时,结论BM=CN成立.
∵在正n(n≥3)边形ABCDEF…中,
∵BC=CD,∠BCM=∠CDN=$\frac{(n-2)×180°}{n}$,
∵∠BON=$\frac{(n-2)×180°}{n}$,
∴∠CBM+∠BCN=$\frac{(n-2)×180°}{n}$,
∵∠BCN+∠DCN=$\frac{(n-2)×180°}{n}$,
∴∠CBM=∠DCN.
∴△BCM≌△CDN(ASA).
∴BM=CN.

②BM=CN成立.
在图⑤中,连接BD、CE,
∵五边形ABCDE是正五边形,
∴BC=CD,∠BCD=∠CDE=108°,CD=DE,∠CDE=∠DEA=108°.
∴∠BCD=∠DEA,
∴△BCD≌△CDE(SAS).
∴BD=CE,∠BDC=∠CED,∠DBC=∠ECD.
∵∠BON=108°,
∴∠OBC+∠OCB=108°.
∵∠OCB+∠OCD=108°,
∴∠OBC=∠OCD(即∠MBC=∠NCD).
∴∠MBC-∠DBC=∠NCD-∠ECD,即∠DBM=∠ECN.
∴∠CDE-∠BDC=∠DEA-∠CED,即∠BDM=∠CEN.
∴△BDM≌△CEN(ASA).
∴BM=CN.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了全等三角形,正多边形等几何知识,是一道几何型探究题,层层深入,体现了一个由特殊到一般的过程,考查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及归纳探索诸多方面的能力,是一道很好的压轴题.本题是一道非常典型的几何探究题,很好地体现了从一般到特殊的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渐渐地从易走到难,是新课标形势下的成熟压轴题.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设$\sqrt{{a}^{3}+64}$+|b3-27|=0,求(a+b)2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中国是世界上13个贫水国家之一.某校有800名在校学生,学校为鼓励学生节约用水,展开“珍惜水资源,节约每一滴水”系列教育活动.为响应学校号召,数学小组做了如下调查:
小亮为了解一个拧不紧的水龙头的滴水情况,记录了滴水时间和烧杯中的水面高度,如图1.小明设计了调查问卷,在学校随机抽取一部分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制作出统计图.如图2和图3.

经结合图2和图3回答下列问题:
(1)参加问卷调查的学生人数为60人,其中选C的人数占调查人数的百分比为10%.
(2)在这所学校中选“比较注意,偶尔水龙头滴水”的大概有440人.若在该校随机抽取一名学生,这名学生选B的概率为$\frac{11}{20}$.
请结合图1解答下列问题:
(3)在“水龙头滴水情况”图中,水龙头滴水量(毫升)与时间(分)可以用我们学过的哪种函数表示?请求出函数关系式.
(4)为了维持生命,每人每天需要约2400毫升水,该校选C的学生因没有拧紧水龙头,2小时浪费的水可维持多少人一天的生命需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3.如图,5个一样大小的小矩形拼成一个大的矩形,如果大矩形的周长为14cm,则小矩形的周长为6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如图,正方形ABCD的边AD与矩形EFGH的边FG重合,将正方形ABCD以lcm/s的速度沿FG方向移动,移动开始前点A与点F重合.在移动过程中,边 AD始终与边FG重合,连接CG,过点A作CG的平行线交线段GH于点P,连接PD.已知正方形ABCD的边长为lcm,矩形EFGH的边FG、GH的长分别为4cm、3cm.设正方形移动时间为x(s),线段GP的长为y (cm),其中0≤x≤2.5.
(1)试求出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当y=3时相应x的值;
(2)记△DGP的面积为S1,ACDG的面积为S2,试说明S1-S2是常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选择题

20.一名学生骑自行车沿笔直的公路出行,这名同学离开起点的距离y(单位:千米)与行驶的时间x(单位:分)图象如图所示,则下面的结论中正确的是(  )
A.整个过程的平均速度是$\frac{7}{60}$千米/时B.该同学途中停了10分钟
C.前20分钟的速度比后20分钟慢D.从起点到终点共用了50分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已知△ABC和△DEC都是等腰直角三角形,C为它们的公共直角顶点,D、E分别在BC、AC边上.
(1)如图1,F是线段AD上的一点,连接CF,若AF=CF;
①求证:点F是AD的中点;
②判断BE与CF的数量关系和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如图2,把△DEC绕点C顺时针旋转α角(0<α<90°),点F是AD的中点,其他条件不变,判断BE与CF的关系是否不变?若不变,请说明理由;若要变,请求出相应的正确结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三角形ABC在直角坐标系中,其中A(-1,-1).
(1)请直接写出点B,点C的坐标;
(2)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
(3)若把三角形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2个单位得到三角形A′B′C′,在图中画出A′B′C′,并写出A′,B′,C′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ABC∽△A′B′C′,AB=8,BC=6,CA=5,A′B′=4,则△A′B′C′的周长为9.5.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