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6.计算:54°20′÷6=9°3′20″.

分析 两个度数相除,度和分分别相除,再把余数转化成下级运算.

解答 解:54°20′÷6
=54°÷6+20′÷6
=9°+3′+120″÷6
=9°3′20″.
故答案为:9°3′20″.

点评 此类题考查了度、分、秒的除法计算,是角度计算中的一个难点,注意以60为进制即可.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1:如果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b,c,记$p=\frac{a+b+c}{2}$,那么三角形的面积为$S=\sqrt{p(p-a)(p-b)(p-c)}$.    ①
古希腊几何学家海伦(Heron,约公元50年),在数学史上以解决几何测量问题而闻名.他在《度量》一书中,给出了公式①和它的证明,这一公式称海伦公式.
我国南宋数学家秦九韶(约1202--约1261),曾提出利用三角形的三边求面积的秦九韶公式:$S=\sqrt{\frac{1}{4}[{{a^2}{b^2}-{{({\frac{{{a^2}+{b^2}-{c^2}}}{2}})}^2}}]}$.     ②
下面我们对公式②进行变形:$\sqrt{\frac{1}{4}[{{a^2}{b^2}-{{({\frac{{{a^2}+{b^2}-{c^2}}}{2}})}^2}}]}=\sqrt{{{({\frac{1}{2}ab})}^2}-{{({\frac{{{a^2}+{b^2}-{c^2}}}{4}})}^2}}$=$\sqrt{({\frac{1}{2}ab+\frac{{{a^2}+{b^2}-{c^2}}}{4}})({\frac{1}{2}ab-\frac{{{a^2}+{b^2}-{c^2}}}{4}})}$=$\sqrt{\frac{{2ab+{a^2}+{b^2}-{c^2}}}{4}•\frac{{2ab-{a^2}-{b^2}+{c^2}}}{4}}$=$\sqrt{\frac{{{{(a+b)}^2}-{c^2}}}{4}•\frac{{{c^2}-{{(a-b)}^2}}}{4}}$=$\sqrt{\frac{a+b+c}{2}•\frac{a+b-c}{2}•\frac{a+c-b}{2}•\frac{b+c-a}{2}}$=$\sqrt{p(p-a)(p-b)(p-c)}$.
这说明海伦公式与秦九韶公式实质上是同一公式,所以我们也称①为海伦--秦九韶公式.
问题:如图,在△ABC中,AB=13,BC=12,AC=7,⊙O内切于△ABC,切点分别是D、E、F.
(1)求△ABC的面积;
(2)求⊙O的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9.抛掷一枚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1枚,朝上一面的点数为偶数的概率是$\frac{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如图.已知⊙O1和⊙O2相交于A、B两点.且O1在⊙O2上,O2在⊙O1上.求∠O1AB的度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已知数轴甲上有A、B、C三点,分别表示-30、-20、0,动点M从点A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移动,设点M移动的时间为t秒,点M在数轴甲上表示的数为m.
(1)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m=t-30(0≤t≤30).
(2)另有一个数轴乙,数轴乙上有D、E两点,分别表示-60、0.当点M运动到点B时,数轴乙上的动点N从点D出发,以点M速度的4倍向点E运动,当N到达点E后,再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当点M到达点C时,M、N两点运动停止,设点N在数轴乙上表示数n.
①当点N从点D出发,向点E运动时,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n=4t-100(10≤t≤25);当点N到达点E后返回时,用含有t的代数式表示n=100-4t(25<t).
 ②求当点N从开始运动到运动停止时,m-n的值(用含t的代数式表示)
 ③求当t为何值时,m=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已知点A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左运动,同时,点B也从原点出发沿数轴向右运动,3秒后,两点的距离是15,已知点B的速度是A的速度的4倍(速度单位:单位长度/秒)
(1)求出点A、点B的速度;
(2)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几秒时,原点恰好在点A 点B的正中间?
(3)若A、B两点从(1)中的位置开始,仍以原来的速度同时沿数轴向左运动时,另一点C同时从B点位置出发向A点运动,当遇到A点后,立即返回向B点运动,遇到B点后又立即返回向A点运动,如此往返,直到B点追上A点时,C点立即停止运动,若点C一直以30单位长度/秒的速度均速移动,那么点C从开始运动到停止运动,行驶的路程是多少个单位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8.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经过点(-1,4),且与直线y=-$\frac{1}{2}$x+1相交于A、B两点(如图),A点在y轴上,过点B作BC⊥x轴,垂足为点C(-3,0).
(1)求二次函数的表达式;
(2)点N是二次函数图象上一点(点N在AB上方),过N作NP⊥x轴,垂足为点P,交AB于点M,求MN的最大值;
(3)在(2)的条件下,是否存在点N,使得BM与NC相互垂直平分?若存在,求出所有满足条件的N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5.如图,OD是⊙O的半径,弦AB⊥OD于E,若∠O=70°,则∠A+∠C=55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6.菱形的两条对角线的长分别为6cm与8cm,则菱形的周长为20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