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点O在直线AB上,点A1,A2,A3,……在射线OA上,点B1,B2,B3,……在射线OB上,图中的每一个实线段和虚线段的长均为1个单位长度.一个动点M从O点出发,按如图所示的箭头方向沿着实线段和以点O为圆心的半圆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长度.按此规律,则动点M到达A101点处所需时间为       秒.

101+5050π

解析分析:动点M从O点出发到A4点,在直线AB上运动了4个单位长度,在以O为圆心的半圆运动了(π•1+π•2)单位长度,
∵100=4×25,
∴动点M到达A100点处运动的单位长度=4×25+(π•1+π•2+…+π•100)=100+5050π。
∴动点M到达A101点处运动的单位长度=100+1+5050π。
∴动点M到达A101点处运动所需时间=(101+5050π)÷1=(101+5050π)秒。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点O为是AC的中点,OB=12,动点P在线段AB上从点A向点B以每秒
3
个单位的速度运动,设运动时间为t秒.以点P为顶点,作等边△PMN,点M,N在直线OB上,取OB的中点D,以OD为边在△AOB内部作如图所示的矩形ODEF,点E在线段AB上.
(1)求当等边△PMN的顶点M运动到与点O重合时t的值;
(2)求等边△PMN的边长(用t的代数式表示);
(3)设等边△PMN和矩形ODE F重叠部分的面积为S,请求你直接写出当0≤t≤2秒时S与t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对应的自变量t的取值范围;
(4)点P在运动过程中,是否存在点M,使得△EFM是等腰三角形?若存在,求出对应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石景山区二模)已知:直线y=
1
2
x+2
分别与x轴、y轴交于点A、点B,点P(a,b)在直线AB上,点P关于y轴的对称点P′在反比例函数y=
k
x
图象上.
(1)当a=1时,求反比例函数y=
k
x
的解析式;
(2)设直线AB与线段P′O的交点为C.当P′C=2CO时,求b的值;
(3)过点A作AD∥y轴交反比例函数图象于点D,若AD=
b
2
,求△P′DO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数学课上,李老师出示了如下框中的题目.

小明与同桌小聪讨论后,进行了如下解答:
(1)特殊情况,探索结论
当点E为AB的中点时,如图1,确定线段AE与DB的大小关系,请你直接写出结论:AE
=
=
DB(填“>”,“<”或“=”).

(2)一般情况,证明结论:
如图2,过点E作EF∥BC,交AC于点F.(请你继续完成对以上问题(1)中所填写结论的证明)
(3)拓展结论,设计新题:
在等边三角形ABC中,点E在直线AB上,点D在直线BC上,且ED=EC. 若△ABC的边长为1,AE=2,则CD的长为
1或3
1或3
(请直接写出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已知直线 l1∥l2,且 l3和l1、l2分别交于A、B 两点,l4和l1、l2分别交于D、C 两点,点P在直线AB上且点P和A、B不重合,PD和DM的夹角记为∠1,PC和CN的夹角记为∠2,PC和PD的夹角记为∠3.
(1)当∠1=25°,∠3=60°时,求∠2的度数;
(2)当点P在A、B两点之间运动时,∠1、∠2、∠3三个角之间的相等关系是
∠3=∠1+∠2
∠3=∠1+∠2

(3)如果点P在A、B两点外侧运动时,∠1、∠2、∠3三个角之间的相等关系是
当点P在l1上方时∠3=∠2-∠1,当点P在l2下方时∠3=∠1-∠2
当点P在l1上方时∠3=∠2-∠1,当点P在l2下方时∠3=∠1-∠2

(4)如果直线l3向左平移到l4左侧,其它条件不变,∠1、∠2、∠3三个角之间的相等关系是
当点P在A、B两点之间时∠1+∠2+∠3=360°,当点P在l1上方时∠3=∠1-∠2,当点P在l2下方时∠3=∠2-∠1.
当点P在A、B两点之间时∠1+∠2+∠3=360°,当点P在l1上方时∠3=∠1-∠2,当点P在l2下方时∠3=∠2-∠1.

(其中(2)、(3)、(4)均只要写出结论,不要求说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按要求画出图形并填空
(1)点C在直线AB上,点P在直线AB外;
(2)过点P画PD⊥AB,垂足为点D;
(3)P、C两点间的距离是线段
PC
PC
的长度;
(4)点P到直线AB的距离是线段
PD
PD
的长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