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D=3cm,BC=7cm,∠B,P为下底BC边上一点(不与B、C重合),连结AP,过P点作PE交DC于E,使得∠APE=∠B.

(1)求证:△ABP∽△PCE;
(2)求腰AB的长;
(3)在底边BC上是否存在一点P,使得DE:EC=5:3.如果存在,求出BP的长;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1)欲证△ABP∽△PCE,需找出两组对应角相等;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出∠B=∠C,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证得∠EPC=∠BAP;由此得证;(2)AB=4cm;(3)BP=1cm或6cm

解析试题分析:(1)欲证△ABP∽△PCE,需找出两组对应角相等;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可得出∠B=∠C,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证得∠EPC=∠BAP;由此得证;
(2)可过作AF⊥BC于F,由等腰梯形的性质得到AF是BC、AD差的一半,在Rt△ABF中,根据∠B的度数及BF的长即可求得AB的值;
(3)在(2)中求得了AB的长,即可求出DE:EC=5:3时,DE、CE的值.设BP的长为x,进而可表示出PC的长,然后根据(1)的相似三角形,可得出关于AB、BP、PC、CE的比例关系式,由此可得出关于x的分式方程,若方程有解,则x的值即为BP的长.若方程无解,则说明不存在符合条件的P点.
(1)由∠APC为△ABP的外角得∠APC=∠B+∠BAP;
∵∠B=∠APE
∴∠EPC=∠BAP
∵∠B=∠C
∴△ABP∽△PCE;
(2)过A作AF⊥BC于F

∵等腰梯形ABCD中,AD=3cm,BC=7cm,
∴BF=2cm, 
Rt△ABF中,∠B=60°,BF=2;
∴AB=4cm;
(3)存在这样的点P.
∵DE:EC=5:3,DE+EC=DC=4
解之得EC=cm.
设BP=x,则PC=7-x
由△ABP∽△PCE可得

∵AB=4,PC=7-x,

解之得x1=1,x2=6,
经检验都符合题意,
即BP=1cm或BP=6cm.
考点:等腰梯形的性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
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注意对应字母在对应位置上.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B∥DC,AB=8cm,CD=2cm,AD=6cm.点P从点A出发,以2cm/s的速度沿AB向终点B运动;点Q从点C出发,以1cm/s的速度沿CD、DA向终点A运动(P、Q两点中,有一个点运动到终点时,所有运动即终止).设P、Q同时出发并运动了t秒.
(1)当PQ将梯形ABCD分成两个直角梯形时,求t的值;
(2)试问是否存在这样的t,使四边形PBCQ的面积是梯形ABCD面积的一半?若存精英家教网在,求出这样的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10、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E为AD的中点,求证:BE=CE.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已知: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C,点E、F分别在AB、DC上,且BE=3EA,CF=3FD.
求证:∠BEC=∠CFB.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012•广州)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BC∥AD,AD=5,DC=4,DE∥AB交BC于点E,且EC=3,则梯形ABCD的周长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中考必备’04全国中考试题集锦·数学 题型:044

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BC∥AD,BC=8,AD=20,AB=DC=10,点P从A点出发沿AD边向点D移动,点Q自A点出发沿A→B→C的路线移动,且PQ∥DC,若AP=x,梯形位于线段PQ右侧部分的面积为S.

  

(1)分别求出当点Q位于AB、BC上时,S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写出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

(2)当线段PQ将梯形AB∥⊥CD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时,x的值是多少?

(3)当(2)的条件下,设线段PQ与梯形AB∥⊥CD的中位线EF交于O点,那么OE与OF的长度有什么关系?借助备用图说明理由;并进一步探究:对任何一个梯形,当一直线l经过梯形中位线的中点并满足什么条件时,一定能平分梯形的面积?(只要求说出条件,不需要证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