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平均数”一课的课堂教学片断,请你作简单评述.
师:学到这里,我们已经基本掌握了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其实,在求平均数前,我们还可以先估算这个平均数的范围.请大家看这样一个例子:“一个小组有6个同学,他们的体重分别是32千克、30千克、35千克、30千克、33千克、32千克,这个小组的平均体重是多少千克?”
仔细想一想,这个小组同学的平均体重肯定比多少千克多,比多少千克少?
生1:比30千克多,比35千克要少.
生2:我也认为是这样的.
师:为什么呢?我们能否说出一个道理?
学生同桌或小组进行讨论.
师:谁先发言?
生:因为求6个同学的平均体重,可以看成是“以多补少”,就是要把最重的35千克移一些给最轻的30千克.所以这个平均数肯定不会比35千克多,比30千克少.
师:(带头鼓掌,学生也跟着鼓掌)说得好.请大家计算出结果,再与刚才的估算的平均数范围对照一下,是否对?
生:(学生各自计算:(32+30+35+30+33+32)÷6=32(千克))
师:好.这个结果说明我们刚才估算的结果是正确的.那么这个“32千克”与题目中的“32千克”意思一样吗?
生:不一样.题目中的“32千克”是一个同学的体重,结果中的“32千克”是6个同学的平均体重.
师:说得对!我们解答应用题,不但要会,而且要懂得解答结果的意思.
解:1对本课中的平均数概念,重要的不是它的定义和作为代数公式的运算程序,而是它所包含的统计意义,这也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
2.本节课注重数学问题来源于实际生活,来源于学生身边,使学生从中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对数学的体验和认识,加强数学学习与学生生活的联系;
3.注重培养学生学习的愿望,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创设民主、平等、融洽的课堂氛围,鼓励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全身心的投入到数学活动中.
分析:算术平均数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它是反映数据集中趋势的一项指标.
点评:此题既考查了学生对平均数的应用,又考查了对各种结果的分析和判断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