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直线AC∥BD,直线AB分别与它们相交于A,B,三条直线把平面分成①②③④⑤⑥六个部分(每个部分不包括边界).当动点P落在某个部分时,连结PA,PB,构成∠PAC,∠APB,∠PBD三个角.
(1)当动点P落在第①部分时,求证:∠APB=∠PAC+∠PBD;
(2)当动点P落在第②部分时,∠PAC,∠APB,∠PB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3)当动点P落在第③部分时,∠PAC,∠APB,∠PB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4)当动点P落在第④部分时,∠PAC,∠APB,∠PBD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考点:平行线的性质
专题:探究型
分析:(1)过点P作AC的平行线,交AB于点E,如图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传递性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即可证明;
(2)过点P作EF∥AC,如图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传递性和等式的基本性质可得出∠APB+∠PAC+∠PBD=360°;
(3)如图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出∠PAC=∠APB+∠PBD;
(4)如图4,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出∠PAC+∠APB=∠PBD.
解答:(1)证明:过点P作AC的平行线,交AB于点E,如图1.
∵PE∥AC,AC∥BD,
∴PE∥BD,
∴∠PAC=∠APE,∠PBD=∠EPB,
∴∠APB=∠APE+∠EPB=∠PAC+∠PBD;

(2)解:∠APB+∠PAC+∠PBD=360°.理由如下:
过点P作EF∥AC,如图2,
因为AC∥BD,
所以EF∥BD,
所以∠BPF+∠PBD=180°.
同理∠APF+∠PAC=180°,
因此∠APF+∠BPF+∠PAC+∠PBD=360°,
即∠APB+∠PAC+∠PBD=360°;

(3)解:∠PAC=∠APB+∠PBD.理由如下:
如图3,∵AC∥BD,
∴∠PBD=∠PQC.
∵∠PAC=∠APB+∠PQC,
∴∠PAC=∠APB+∠PBD;

(4)解:∠PAC+∠APB=∠PBD.
如图4,∵AC∥BD,
∴∠PBD=∠PQC.
∵∠PAC+∠APB=∠PQC,
∴∠PAC+∠APB=∠PBD.
故答案为(2)∠APB+∠PAC+∠PBD=360°;
(3)∠PAC=∠PBD+∠APB;
(4)∠PAC=∠PBD+∠APB.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三角形外角的性质以及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是基础知识比较简单.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下列命题中,正确命题的个数有(  )
①无理数是开方开不尽的数;  
②开方开不尽的数是无理数;
③0是最小的自然数; 
④在实数范围内,加、减、乘、除、乘方、开方运算总可以进行.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的坐标分别为(-1,0),(3,0),现同时将点AB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右平移1个单位,得到点AB的对应点分别是CD,连接ACBDCD

(1)求点CD的坐标及四边形ABDC的面积S四边形ABCD.  
(2)在y轴上是否存在点P,连接PAPB,使S△PAB=S四边形ABCD?若存在这样的点,求出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试说明理由.(如图2)
(3)点P是线段BD上的一个动点,连接PCPO,当点PBD上移动时(不与BD重合)给出下列结论:(如图3).
∠DCP+∠CPO
∠BOP
的值不变;②
∠DCP+∠BOP
∠CPO
的值不变;③S△CPD+S△OPB的值可以等于
5
2
;④S△CPD+S△OPB的值可以等于
13
4

以上结论中正确的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在直角坐标系xOy中,四边形ABCD中各个定点坐标分别是A(0,-4),B(2,0),C(0,1),D(-3,0),动点P(m,4m)在第三象限,且满足S△PBC=S△PAD.求点P的坐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方程组
2x+y=-2
ax-by=-8
和方程组
bx+ay=-4
3x-y=12
的解相同,求2(a+b)2014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ABC中,∠B=90°,AB=6cm,BC=8cm,点P从A点出发沿AB边  向B以1cm/s的速度移动,点Q从B点出发沿BC向C点以2cm/s的速度移动,当其中一个点到达终点时两个点同时停止运动,在两个点运动过程中,请回答:
(1)经过多少时间,△PBQ的面积是5cm2
(2)请你利用配方法,求出经过多少时间,四边形APQC面积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ABC在直角坐标系中,
(1)请写出△ABC各点的坐标.
(2)若把△ABC向上平移2个单位,再向左平移1个单位得到△A′B′C′,写出 A′、B′、C′的坐标,并在图中画出平移后图形.
(3)求出三角形ABC的面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已知函数y=y1-y2,且y1与x+1的成反比例,y2与x2成正比例,且x=-2和x=1时,y的值都是1.求y关于x的函数关系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阅读下列材料:
小明遇到这样一个问题:已知:在△ABC中,AB,BC,AC三边的长分别为
5
10
13
,求△ABC的面积.
小明是这样解决问题的:如图1所示,先画一个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再在网格中画出格点△ABC(即△ABC三个顶点都在小正方形的顶点处),从而借助网格就能计算出△ABC的面积.他把这种解决问题的方法称为构图法.

请回答:
(1)图1中△ABC的面积为
 

参考小明解决问题的方法,完成下列问题:
(2)图2是一个6×6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
①利用构图法在答题卡的图2中画出三边长分别为
13
2
5
29
的格点△DEF;
②计算△DEF的面积为
 

(3)如图3,已知△PQR,以PQ,PR为边向外作正方形PQAF,PRDE,连接EF.若PQ=2
2
,PR=
13
,QR=
17
,则六边形AQRDEF的面积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