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三角板重合放置,其中45°和30°的两个角顶点重合在一起.
(1)如图1所示,边OA与OC重合,此时,AB∥CD,则∠BOD=______;
(2)三角板△COD的位置保持不动,将三角板△AO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此时OA∥CD,求出∠BOD的大小;
(3)在图2中,若将三角板△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在转回到图1的过程中,还存在△AOB中的一边与CD平行的情况,请针对其中一种情况,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BOD的大小.

解:(1)∠BOD=∠AOB-∠COD=45°-30°=15°;

(2)∵OA∥CD,
∴∠AOC=∠C=90°,
∴∠BOC=∠AOC-∠AOB=90°-45°=45°,
∴∠BOD=∠BOC+∠COD=45°+30°=75°;

(3)如图甲,OB∥CD,∠BOD=∠BOC+∠COD=90°+30°=120°,
如图乙,AB∥CD,∠BOD=180°-∠AOB+∠COD=180°-45°+30°=165°,
如图丙,OA∥CD,∠BOD=∠AOC-∠COD+∠AOB=90°-30°+45°=105°,
如图丁,OB∥CD,∠BOD=90°-∠COD=90°-30°=60°.
分析:(1)根据三角板的度数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2)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求出∠AOC,然后再加上∠COD即可得解;
(3)根据旋转角度的增加,分OB∥CD,AB∥CD,OB∥CD,OB∥CD四种情况,根据三角板的度数列式进行计算即可得解.
点评:本题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直角三角板的角的度数的知识,熟记性质是解题的关键,(3)要分情况讨论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23、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
(1)若∠DCE=35°,则∠ACB的度数为
145°

(2)若∠ACB=140°,求∠DCE的度数;
(3)猜想∠ACB与∠DCE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4)三角尺ACD不动,将三角尺BCE的CE边与CA边重合,然后绕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当∠ACE(0°<∠ACE<90°)等于多少度时,这两块三角尺各有一条边互相垂直,直接写出∠ACE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不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其中,∠A=60°,∠D=30°;∠E=∠B=45°):
(1)①若∠DCE=45°,则∠ACB的度数为
135°
135°

②若∠ACB=140°,求∠DCE的度数;
(2)由(1)猜想∠ACB与∠D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当∠ACE<180°且点E在直线AC的上方时,这两块三角尺是否存在一组边互相平行?若存在,请直接写出∠ACE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不必说明理由);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三角板重合放置,其中45°和30°的两个角顶点重合在一起.
(1)如图1所示,边OA与OC重合,此时,AB∥CD,则∠BOD=
15°
15°

(2)三角板△COD的位置保持不动,将三角板△AO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此时OA∥CD,求出∠BOD的大小;
(3)在图2中,若将三角板△AOB绕点O按顺时针方向继续旋转,在转回到图1的过程中,还存在△AOB中的一边与CD平行的情况,请针对其中一种情况,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BOD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三角板重合放置,其中45°和30°的两个角顶点重合在一起.
(1)如图1所示,边OA与OC重合,恰好CD∥AB,则∠BOD=
15°
15°

(2)三角板△COD的位置保持不动,将三角板△AOB绕点O顺时针方向旋转,如图2,此时CD∥OA,求出∠BOD的大小;
(3)若将三角板△AOB绕点O旋转一周过程中,除图1、图2外,是否还存在△AOB中的一边与CD平行的情况?如果存在,请你画出图形,并直接写出相应的∠BOD的大小;如果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
 
(1)若∠DCE=35°,则∠ACB的度数为   ▲  °;
(2)若∠ACB=140°,则∠DCE的度数为   ▲  °;
(3)∠ACB与∠DCE有怎样的数量关系?
(4)三角尺ACD不动,将三角尺BCECE边与CA边重合,然后绕点C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当∠ACE(0°<∠ACE<90°)等于多少度时,这两块三角尺各有一条边互相垂直,直接写出∠ACE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不用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