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15.有一块直角三角形纸片,两直角边AC=6cm,BC=8cm.
①如图1,现将纸片沿直线AD折叠,使直角边AC落在斜边AB上,则CD=3 cm.
②如图2,若将直角∠C沿MN折叠,点C与AB中点H重合,点M、N分别在AC、BC上,则AM2、BN2与MN2之间有怎样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分析 (1)先求得AB的长,然后由翻折的性质可知DC′⊥AB,DC′=DC,最后根据SACD+SADB=S△ABC即可求得CD的长;
(2)过点B作BP∥AC交MH延长线于点P,连接NP,首先证明△AMH≌△BPH,AM=BP,MH=PH,由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得到MN=NP,在Rt△NBP中利用勾股定理证明即可.

解答 解:(1)如图1所示.

在Rt△ABC中,AB=$\sqrt{A{C}^{2}+C{B}^{2}}$=$\sqrt{{6}^{2}+{8}^{2}}=10$.
由翻折的性质可知:DC′⊥AB,DC′=DC.
∵SACD+SADB=S△ABC
∴$\frac{1}{2}AC•CD+\frac{1}{2}AB•C′D=\frac{1}{2}AC•CB$.
∴$\frac{1}{2}×6×CD+\frac{1}{2}×10×C′D=\frac{1}{2}×6×8$.
又∵CD=C′D,
∴3CD+5CD=24.
∴CD=3.
(2)AM2+BN2=MN2
证明:过点B作BP∥AC交MH延长线于点P,连接NP.

∵BP∥AC,
∴∠A=∠PBH
在△AMH和△BPH中,
$\left\{\begin{array}{l}{∠A=∠PBH}\\{AH=BH}\\{∠AHM=∠BHP}\end{array}\right.$,
∴△AMH≌△BPH.
∴AM=BP,MH=PH.
又∵NH⊥MP
∴MN=NP
∵BP∥AC,∠C=90°
∴∠NBP=90°
∴BP2+BN2=NP2
∴AM2+BN2=MN2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翻折的性质、勾股定理、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掌握本题的辅助线的作法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化简:$\frac{n}{m}\sqrt{\frac{n}{2{m}^{3}}}$•(-$\frac{1}{m}\sqrt{\frac{{n}^{3}}{{m}^{3}}}$) $÷\sqrt{\frac{n}{2{m}^{3}}}$(m>0,n>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6.2009年9月开始运营的成渝动车,路线全长315km,伴随动车的开通,成渝两地进入了“两小时经济圈”.2015年10月成渝高铁即将开通运营,时空距离将再次拉近,昔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今日“川渝通,通于斩天堑”.高铁路线全长294km,平均运行速度将是动车的1.8倍,运行时间有望减少l小时零5分钟,开通后成渝都将跨入“一小时经济圈”,住在重庆,工作在成都将不再是梦想.
(1)求动车的平均速度;
(2)重庆到成都的动车票价为110元/人,预计高铁票价为160元/人.高铁开通后,一个15人的旅行团想要由重庆到成都旅游,部分人乘坐高铁,其余乘坐动车,若要使单程票价总额不超过2280元,则最多可以安排多少人乘坐高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3.如图,已知AC⊥AE,BD⊥BF,∠1=∠2=35°,证明:AC∥BD,AE∥BF.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0.一个自行车轮胎,若安装在前轮,则行驶5000公里报废;若安装在后轮,则行驶3000公里报废,如果行驶一定路程交换前,后轮胎,使一对新轮胎同时报废,那么最多行驶几公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20.如图,△ABC中,M是BC中点,AD是∠BAC的平分线,BD⊥AD于D,AB=12,AC=18,求MD的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7.如图,某建筑公司想测出一电视塔EF的高度,身高为1.71m的公司员工登上10m高的顶楼阳台,他固定自己的站立位置,看到该电视塔的最高点时测出视线的仰角,再转过一个角度,用同样的大小的角度作为俯角,使视线刚好落在该员工的距离等于他与电视塔的距离的另一个建筑物的某一点C上,然后测出与该员工在同一水平线上的另一建筑物上的点D到点C的距离CD,就可以利用该距离求出该电视塔的高度,你能将其表示出来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4.已知抛物线y=ax2+bx+c(a≠0)经过点B(2,0)和点C(0,8),且它的对称轴是直线x=-2.
(1)求抛物线与x轴的另一交点A的坐标;
(2)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5.如图,A、B、C是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A、B间的距离为100cm,A、C间的距离为40cm,现在A、B之间有一动点P,设P、C之间的距离为xcm
(1)当点P在C、B之间时,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点P到三个点A、B、C的距离之和
(2)当点P在A、C之间,且点P到三个点A、B、C的距离之和为120cm时,则点P应在何处?
(3)若要使点P到三个点A、B、C的距离之和最小,问点P应在何处?最小值时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