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24、综合应用:要测量不能直接到达的池塘两岸A、B两点的距离,有的同学采用了这样的方法:
(1)如图,要测量水池的宽AB,过A作线段AC⊥AB,再由点C观测,在BA延长线上找一点B1,使∠ACB1=∠ACB,这时只要量出AB1的长度,就知道AB的长了.这种做法对吗?并请说明理由.

(2)你一定还有更好的测量AB的方法,请说出一种,画出图形,并说明你的做法是正确的.
分析:(1)由∠ACB1=∠ACB,AC⊥AB,AC=AC,由角边角定理可证明△AB1C≌△ABC,即可得AB=AB1,所以这种做法对;
(2)要测量池塘A、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
再过D点作出BF的垂线DG,并在DG上找一点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测量DE的长就是AB的长;
由角边角定理可得△ABC≌△EDC,所以AB=DE,所以可证明做法正确.
解答:解:(1)做法正确.
∵AC⊥AB
∴∠CAB1=∠CAB
∵∠ACB1=∠ACB,AC=AC
∴由角角边定理可得△AB1C≌△ABC
∴AB1=AB;

(2)要测量池塘A、B两点间的距离,可以在AB的垂线BF上取两点C、D,使CD=BC,
再过D点作出BF的垂线DG,并在DG上找一点E,使A、C、E在一条直线上,
这时,测量DE的长就是AB的长,图形如下图所示:

证明:∵AB⊥BC,CD⊥DE
∴∠B=∠CDE=90°
又∵BC=CD,∠ACB=∠DCE
∴△ABC≌△EDC(ASA)
所以AB=DE.
点评: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对于难以实地测量的线段,常常通过两个全等三角形,转化需要测量的线段到易测量的边上或者已知边上来,从而求解.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