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6.如图所示,在Rt△OAB中.斜边OB在x轴的正半轴上,直角顶点A在第四象限内,S△OAB=20,OA:AB=1:2,求A、B两点的坐标.

分析 根据S△OAB=20,OA:AB=1:2可求得OA=2$\sqrt{5}$,AB=4$\sqrt{5}$,利用勾股定理可求得OB=10,从而可得到点B的坐标;过点A作AC⊥OB,垂足为C,然后利用面积法则可求得AC的长,最后根据勾股定理可求得OC,从而得到点A的坐标.

解答 解:过点A作AC⊥OB,垂足为C.

设OA=x,则AB=2x.
∵S△OAB=20,
∴$\frac{1}{2}AO•AB=20$,即x2=20.
解得:x=2$\sqrt{5}$.
∴OA=2$\sqrt{5}$,AB=4$\sqrt{5}$.
由勾股定理得:OB=$\sqrt{A{B}^{2}+O{A}^{2}}$=10.
∴点B的坐标为(10,0).
∵$\frac{1}{2}OB•AC=20$,
∴5AC=20.
∴AC=4.
在△OAC中,由勾股定理得:OC=$\sqrt{O{A}^{2}-A{C}^{2}}$=2.
∴点A的坐标为(2,-4.)

点评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三角形的面积、勾股定理的应用,面积法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如图,已知直线y=-$\frac{2}{3}$x+2与x轴、y轴分别相交于点B、点C
(1)B、C两点的坐标分别为(3,0)、(0,2)
(2)若反比例函数y=$\frac{k}{x}$的图象经过线段BC的中点,则k的值为多少
(3)设Q为x轴上一点,在(2)中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是否存在这样一点M,使得以B、C、Q、M为顶点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若存在,求出点Q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7.把正整数1,2,3,4,5,6,7…按如图方式排列成一个“数阵”.
(1)如图,用一个正方形框在“数阵”中任意框住4个数,记左上角的一个数为a,用含a的式子表示被框住的4个数的和应为4a+16;
(2)将正方形框由左向右平行移动一列,那么四个数的和增加4;
(3)将正方形框由上向下平行移动两行,那么四个数的和增加5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4.四个直立在地面上的字母广告牌在不同情况下,在地面上的投影(阴影部分)效果如图,则在字母“L”、“K”、“C”的投影中,与字母“N”属同一种投影的有K.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在如图的正方形网格中,按照以下要求作图(不用写作图方法):
(1)将△ABC向下平移4格,再向右平移3格,得到△A1B1C1
(2)把△A1B1C1以A1为位似中心,在网格中作出△A2B2C2,使得△A1B1C1与△A2B2C2的位似比为1: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1.△ABC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的位置如图所示.
(1)作△ABC关于点C成中心对称的△A1B1C1
(2)请求出线段AA1的长度.并写出同时经过A,A1的一个函数.
(3)在x轴上求作一点P,使PA1+PC1的值最小,并写出点P的坐标(不写解答过程,直接写出结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8.已知,如图①,直角梯形ABCD,AB∥CD,∠A=90°,DC=6,AB=12,BC=10.Rt△EFG(∠EGF=90°)的边EF与BC完全重合,FG与BA在同一直线上.现将Rt△EFG以3cm/s的速度水平向左作匀速平移(如图②),EF、EG分别交AC于点H、Q,同时点M以$\frac{5}{2}$cm/s的速度从点B出发沿BC向点C作匀速运动,连接FM,当点E运动到点D时,Rt△EFG和点M都停止运动.设点M运动的时间为t(s)

(1)当点Q是AC的中点时,求t的值;
(2)判断四边形CHFM的形状,并说明理由;
(3)如图③,连结HM,设四边形ABMH的面积为s,求s与t的函数关系式及s的最小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填空题

15.如图,一个高8cm圆锥形零件,底面圆直径12cm,此圆锥的侧面积是60πcm2(结果保留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16.某位射击运动员在同一条件下进行射击,结果如下表:
射击次数(n)81520304050
击中靶心频数(m)61217243240
击中靶心频率($\frac{m}{n}$)0.750.800.850.800.800.80
(1)计算并填写表格中击中靶心的频率;
(2)该运动员射击一次,击中靶心的概率近似值是多少?并说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