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网 > 初中数学 > 题目详情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6,AD=11.直角尺的直角顶点P在AD上滑动时(点P与A,精英家教网D不重合),一直角边始终经过点C,另一直角边与AB交于点E.
(1)△CDP与△PAE相似吗?如果相似,请写出证明过程;
(2)当∠PCD=30°时,求AE的长;
(3)是否存在这样的点P,使△CDP的周长等于△PAE周长的2倍?若存在,求DP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分析:(1)根据矩形的性质,推出∠D=∠A=90°,再由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得出∠PCD+∠DPC=90°,又因∠CPE=90°,推出∠EPA+∠DPC=90°,∠PCD=∠EPA,从而证明△CDP∽△PAE;
(2)由△CDP∽△PAE得出∠EPA=∠PCD=30°,由角的正切值定理知AE=AP•tan∠EAP,代入相应的数据即可求得答案;
(3)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设DP=x,则AP=11-x,由△CDP∽△PAE知
CD
AP
=2
,解得x=8,此时AP=3,AE=4.
解答:(1)△CDP∽△PAE.(1分)
证明:∵四边形ABCD是矩形,
∴∠D=∠A=90°,CD=AB=6,(2分)
∴∠PCD+∠DPC=90°,(3分)
又∵∠CPE=90°,
∴∠EPA+∠DPC=90°,(4分)
∴∠PCD=∠EPA,(5分)
∴△CDP∽△PAE.(6分)

(2)在Rt△PCD中,由tan∠PCD=
PD
CD
,(7分)
PD=CD•tan∠PCD=6•tan30°=6×
3
3
=2
3
,(8分)
AP=AD-PD=11-2
3
,(9分)
解法1:由△CDP∽△PAE知:
PD
AE
=
CD
AP

AE=
PD•AP
CD
=
2
3
×(11-2
3
)
6
=
11
3
3
-2
,(10分)
解法2:由△CDP∽△PAE知:∠EPA=∠PCD=30°,
AE=AP•tan∠EAP=(11-2
3)
•tan30°=
11
3
3
-2
;(10分)

(3)假设存在满足条件的点P,设DP=x,则AP=11-x,
∵△CDP∽△PAE,
根据△CDP的周长等于△PAE周长的2倍,得到两三角形的相似比为2,
CD
AP
=2
6
11-x
=2
,(11分)
解得x=8,
此时AP=3,AE=4.(12分)
点评:本题考查矩形的性质以及三角形的相似性质,综合性较强.
练习册系列答案
相关习题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精英家教网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cm,BC=8cm,点P从点A出发以1cm/s的速度向点B运动,点Q从点B出发以2cm/s的速度向点C运动,设经过的时间为xs,△PBQ的面积为ycm2,则下列图象能反映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的是(  )
A、精英家教网B、精英家教网C、精英家教网D、精英家教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矩形ABCD中,点O在对角线AC上,以OA的长为半径的⊙O与AD、AC分别交于点E、F,且∠ACB=∠DCE精英家教网
(1)判断直线CE与⊙O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AB=
2
,BC=2,求⊙O的半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①,在矩形 ABCD中,AB=30cm,BC=60cm.点P从点A出发,沿A→B→C→D路线向点D匀速运动,到达点D后停止;点Q从点D出发,沿 D→C→B→A路线向点A匀速运动,到达点A后停止.若点P、Q同时出发,在运动过程中,Q点停留了1s,图②是P、Q两点在折线AB-BC-CD上相距的路程S(cm)与时间t(s)之间的函数关系图象.
(1)请解释图中点H的实际意义?
(2)求P、Q两点的运动速度;
(3)将图②补充完整;
(4)当时间t为何值时,△PCQ为等腰三角形?请直接写出t的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矩形ABCD中,对角线AC,BD相交于点O,∠AOB=60°,AB=6,则A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

如图,在矩形ABCD中,AB=4,BC=6,E为线段BC上的动点(不与B、C重合).连接DE,作EF⊥DE,EF与AB交于点F,设CE=x,BF=y.
(1)求y与x的函数关系式;
(2)x为何值时,y的值最大,最大值是多少?
(3)若设线段AB的长为m,上述其它条件不变,m为何值时,函数y的最大值等于3?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练习册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