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利用描点法可画出图象,观察图象可求得答案;
(2)由点的坐标可分别求得PB、PA和AB的长,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可证明△PAB为直角三角形,可求得答案;
(3)可设出点P1的坐标为(0,y),根据直角线的定义可知△P1AB为直角三角形,利用勾股定理可列出关于y的方程,可求得点P1的坐标.
解答 解:
(1)利用描点法画出直线,如图1,
∴直线y=-$\frac{1}{2}$x+2和y=2x+2是N点的直角线,
故答案为:y=-$\frac{1}{2}$x+2;y=2x+2;
(2)直线AP、BP是点P的直角线.理由如下:
由题意知:
在Rt△APO中,OP=1,OA=3,PA2=12+32=10,
在Rt△PBC中,BC=2,PC=6,PB2=22+62=40,
又点B坐标为(2,7),
∴AB2=(3-2)2+72=50,
∴AB2=PA2+PB2,
∴△PAB为直角三角形,即PA⊥PB,
∴直线AP、BP是点P的直角线;
(3)设P1的坐标为(0,y),如图2,连接P1A、P1B,
则P1C=7-y,OP1=y,且BC=2,OA=3,
在Rt△P1OA中,由勾股定理可得P1A2=y2+32=y2+9,
在Rt△P1BC中,由勾P1B2=22+(7-y)2=y2-14y+53,
又点B坐标为(2,7),
∴AB2=(3-2)2+72=50,
∵直线AP1、BP1是点P1的直角线,
∴P1A⊥P1B,
∴P1A2+P1B2=AB2,
∴y2+9+y2-14y+53=50,解得y=1或y=6,
∴P1的坐标为(0,6),
故答案为:(0,6).
点评 本题为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涉及函数图象的画法、勾股定理及其逆定理、新定义及方程思想等知识.在(1)中注意描点法的步骤,在(2)中分别求得PA、PB和AB的长是解题的关键,在(3)中利用直角线的定义得到关于点P1的坐标的方程是解题的关键.本题考查知识点较多,综合性较强,难度适中.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数学 来源: 题型:解答题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联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平台 |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电信诈骗举报专区 | 涉历史虚无主义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 涉企侵权举报专区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7-86699610 举报邮箱:58377363@163.com